沈權
摘要:新課本的大力實施使得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被提升日程,許多教育部門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小學啟蒙教育需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了解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真實表現。其中小學科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教師需要關注學科知識學習與周圍環境之間的有效配合。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切入點精心設計和開展不同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靈活應用科學知識發展個人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培養策略;核心素養
引言
在對教育部門所提出的教育要求進行分析時不難發現,未來的小學教育教學需要以學生核心素質的提升為重心。小學科學教學需要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主動將生活化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與周圍環境的配合是重點,這一點要求教師明確目前的教育教學方向。關注教學設計與實施的具體流程,積極簡化重要的教學環節。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主題,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一、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現狀
(一)無視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
科學精神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高效理解不同的學科知識,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自然科學學習基礎。學生能夠在自主理解的過程中主動通過科學探索以及自主實踐來明確個人的學習方向,學生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及提升。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也獲得了重要的支撐。但是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無視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沒有根據學生的感性認知,著眼于學生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分析學生的探究方法。很少有學生能夠在科學思維的指導之下主動分析和發現問題。有的學生中途偶爾,有的學生頻頻應付,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成長。很少有學生能夠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懈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之中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
(二)無視學生科學實驗態度的培養
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所占有的比重以及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也意識到了這一教育板塊的育人價值。因此,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勢在必行。教師需要關注實驗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但是有的教師直接跳過這一環節,沒有留出更多時間,以極大的耐心和細致度與學生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實現細致入微的觀察。很少有學生能夠在自主分析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尋求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規律和邏輯聯系。學生的科學態度無法得到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對教師比較依賴。教師只能夠手把手的教學生,無法真正的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以及思考。整個課堂教學秩序比較混亂,學生非常被動。
(三)無視學生的分享和評價
學生之間的分享以及交流對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這一點也是科學素養培養中的重點和核心。教師需要以相關理論知識以及科學技術的學習為重點和前提,引導學生靈活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在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的過程中實現學習能力和成績的穩定提升。但是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分享情況,讓學生在與外界進行互動時說出個人的心的體會,共享優質的學習經驗。另外,在完成前期的呃基礎探究任務之后,教師沒有針對性的總結后期的經驗教訓。忽略了對學生的評價和指導,所采取的評價方式比較機械。過于注重對最終結果的分析,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優劣總結以及評價,自評與互評工作無從談起。
二、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教師需要以探究性學習為依據,鼓勵學生自主參與不同的科學探究活動。精心設計具體的探究流程,逐步的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有助于學生自主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發展個人的技能。比如在講解人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溫度和氣溫時,教師需要明確具體的價值標準,分析學生的行為表現和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打下扎實的基礎。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典型探究活動比較多元,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最為重要。教師需要關注對典型例題的分析,積極豐富學習的策略以及手段,明確不同的信息載體。其中圖片視頻音頻的播放取得的教學效果比較顯著,這一點有助于學生實現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順利過渡。教師需要提出不同形式的問題,讓學生想盡辦法進行分析及研究,提出個人的猜測以及不同意見。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前提上,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之中明確個人的學習策略。
(二)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
在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尊重事實意識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夠始終做到嚴肅認真,在科學態度的指導下主動與他人實現團結協作。科學探索是客觀存在的,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參與以及細致認真,容不得半點疏忽。比如在講解人教版三年級科學第四單元《磁鐵》時,教師需要關注對學生的恰當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尋求規律和繪制表格,這一點能夠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書寫實驗報告以及觀察日記,讓學生全身心的經歷整個實驗學習的全過程。很多學生能夠在分析和整理實驗數據的基礎上,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和自主認證,個人的科學態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升級。
(三)鼓勵學生交流分享
學生之間的交流分享非常有必要,教師需要先讓學生理解基礎科學技術以及基礎知識,分析不同科學學習方法的利用要求。將交流方法和探究合作方法融為一體,確保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科學的本質,進而在正確科學的學習觀指導之下,始終保持良好的科學精神。教師需要關注不同問題處理和問題研究之間的相關性,著眼于公共事務的處理全過程,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和空間。學生之間可以實現互相交流和共同促進,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和科學思維得到了增強。教師只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主動透過問題的表象看到本質。表達了自己不同的意見,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維度分析和看待問題。這一點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多樣化思維,盡量避免學生出現方向偏差。很多學生能夠自主總結個人的優點以及不足,在自評和互評的基礎上始終堅持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
結語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非常關鍵,這一點有助于學生在后期自主學習使人真正的實現得心應手。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確保核心技能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之中。保障學生能夠真正做到不斷改進和持之以恒,進而逐步發展個人的科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陳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知識窗,2020(4):16-16.
[2] 楊春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孩子天地,2020,000(002):P.11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