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丹
摘 要:伴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現階段學生針對高中數學學習所提出的實際要求,因此教師需借助多種方式實現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培養,促使學生可將所學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強化學生學科素養.本文首先針對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重要性加以闡述.其次,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培養策略提出幾點建議,為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知識運用能力
高中階段,教師展開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目的即為學生可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至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重視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結合學生發展特點,探尋有效教學途徑,實現高效課堂環境的建立,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知識運用習慣,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強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本文圍繞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策略展開探討.
一、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發展,現階段社會針對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同時要求人才還應具備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即學生必需具備的理論知識基礎,同時還應將所學知識應用至實際情況中解決問題.此背景下,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重新界定數學課程基本教學理念,倡導發展學生數學應用意識,自20世紀下半葉開始,數學應用獲得的巨大發展是推動數學發展的一項顯著特征.為此,高中數學教學也應重視現實生活及所教理論知識二者間的密切關聯,經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強調學生所學知識應用意識的培養,針對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及幫助學生深層次認知所學知識均可產生重要意義.同時,借此還可促使學生將所掌握知識應用至實際問題處理中,推動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無論為遵循高中數學新課標要求,或結合社會背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均為數學教學活動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教師需借助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實現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培養策略
1.創新教學觀念
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多數教師均持有傳統教學觀念,將理論知識的講解,作為現階段教學活動展開的重點,針對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時間并未加以重視,使得學生針對數學知識點難以形成深層次理解,致使學生在枯燥的數學教學課堂中自身數學學習興趣逐漸喪失,針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形成阻礙.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重視教學觀念的及時調整,對現階段教學重點加以明確,重視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為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展開提供一定空間、時間,強調學生知識點運用能力的培養,將學生針對數學學習的刻板印象加以突破,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教師引導下實現自身數學綜合素養的逐步完善.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需對自身角色加以正確定位,強調自身引導作用的發揮.教學活動中,除應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點外,還應為學生展開數學探究活動指明方向,促使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展開知識點的運用,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加以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限制將加以突破,為學生展開數學學習活動,營造自由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對數學的魅力加以感知,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借此可對學生數學知識點運用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如《平面向量》教學單元知識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可引導學生對平面向量相關知識點展開學習,幫助學生大致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為教學活動的展開打下基礎.隨后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具備思考難度的向量計算題目,引導學生借助所掌握知識完成解題的探究,學生在教師所構建的輕松自由課堂氛圍中,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對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內容展開主動挖掘,自身針對知識點形成深層次認知,強化知識點應用能力.最后,多數學生均可借助自學方式完成向量計算題目的解答,實現教師預期教學目標.
2.豐富教學手段
伴隨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手段變得更為靈活多樣,教師不再僅局限于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多種新型教學途徑的產生,可推動教師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廣泛認同,情境教學法即指以知識點為基礎,構建同學習內容相貼切的數學學習情境,將抽象化數學知識以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將知識點理解難度降至較低,借此還可有助于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增加,學生知識點運用積極性得以調動,促使學生更為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教學實踐中多種方式均可完成教學情境的創建,而每一種教學情境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如教師借助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可有助于將數學、生活二者聯系并加以挖掘,結合數學教學知識構建同生活實際相貼近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對生活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形成認知,由此推動學生知識點運用能力的培養.又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師可結合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部分、難點部分,設計課堂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借助問題的解決,強化知識點運用能力,同現代教學要求相符.
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實現情境教學法的靈活應用,向學生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如教師展開《統計與概率》數學教學內容時,可借助生活化情境的構建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彩票購買場景在課堂中建立,多數學生針對彩票購買存在好奇心,借助多媒體設備完成生活情境建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所掌握概率知識,對雙色球中一等獎的概率加以計算.此問題針對學生而言具備難度,而學生在生活化情境引導下,自身探究積極性、信心得以建立.學生則會主動利用所掌握數學知識實現問題的解決,將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加以發揮,推動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新教育形勢下,培養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已成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教師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借助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等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至實際問題中,推動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歐陽品林.探究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34):6-7.
[2]于鵬翱.淺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9):122.
[3]黨曉法.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培養途徑[J].孩子天地,2019(36):181,183.
[4]杜靜.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策略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5):1.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