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科素養包括四要素: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英語學科素養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科素養的目標,旨在通過教學設計,把學習活動貫穿于課堂整體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參與小組討論和展示,完成活動任務,拓展知識,挖掘自身潛力和語言交際能力。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學習活動
2017年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習活動觀,倡導體驗參與,通過語言去獲取、理解、比較、分析、評價,汲取文化精華,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世界,提升文化意識,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學習活動觀的一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它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互教互學來激發學習熱情,促進情感和能力的發展。它通過英語來學習,把合作交際帶入課堂,讓課堂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然而,基于學科素養的學習活動觀,怎樣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呢?這是一個值得廣大教師關注的問題。為此,筆者想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要給予學生安全感和成就感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民主、共享、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它摒棄了傳統教學單一、乏味的教學組織形式,把時間交給學生,把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積極發言,積極發現疑難問題,共同解決,學習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格、生長環境、學習成績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高,樂于表達、樂于分享,他們往往占據了課堂活動主導權。而一些學生合作意識淡薄,常常游離于活動之外,不愿意分享和合作。對于英語后進生來說,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差,缺乏自信而不敢發言。有時候教師設計的探究問題沒有新意,或者是過于簡單,沒有討論價值,也會讓學生失去參與小組活動的熱情。因此,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給予學生安全感和成就感。首先,學習活動要在主題語境下來進行,基于不同類型的課,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活動話題要新穎,要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對于語篇教學,要通過學習活動,鼓勵學生深層次理解文章,剖析作者思路,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理解。對于學困生,教師要有包容和慈愛之心,通過介紹話題文化背景,拓展他們的文化意識,引導他們大膽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要善于用表揚和肯定,使他們消除緊張情緒,樹立對自己的信心。而對于優等生來說,教師要適時增加合作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鼓勵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展示,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啟迪他們的思維和創造力,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二、明確任務合作目標和合理分組
在布置學習活動時,許多教師準備不充分,沒有把學習活動目標展示給學生,沒有明確的指令,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語言輸入,學生的準備的時間很倉促,學生常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開始學習活動;或者是在活動前,沒有合理分組,也沒有把任務分配到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導致有些同學覺得小組活動沒有意義,產生厭學心理,最終使得小組活動流于形式。因此,教師在小組合作活動前,一定要使學生明確任務合作目標,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步驟,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為了保證小組成員的互補和組間的公平競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活動類型、不同的任務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都有帶頭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任務分工,充分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意識,增加合作的動力,降低了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和參與者
在小組學習活動中,由于教學需要,教師會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部分教師管得多,干涉的多,沒有把活動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學生對小組合作沒有角色意識,不能主動去承擔任務,任務沒有明確分工,這就導致了合作活動成了少數人的舞臺。一些學生擺樣子,不積極思考,不愿意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小組成員有困難時,不愿意分享,不愿意主動提出幫助。大多時候,只是旁觀,并沒有真正地融入小組活動中去,學生沒有用語言去完成任務,小組活動流于形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要有明確的分工,如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組織委員、資料員等。小組成員通過互教互學,互助互愛,共同完成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設計服務于目標的小組合作任務、學習活動,制定成功的標準。教師要融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感情和想法,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語言學習環境。在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調控,注意小組討論的時間控制、學生的困難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同時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保證合作學習活動的實效性。
四、給予小組活動科學、正確的評價
小組考核是使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制定相應的評價規則,小組活動之后教師要對小組活動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評價形式力求多樣,可以采取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學生個體評價,數據考核,隨堂檢測等方式。考評結果要及時反饋,要有相應的懲罰和獎勵措施。這樣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自己在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和參與小組合作的程度都與小組考評密切相關,所以他們會不斷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為小組出力。小組評價和意見反饋也能使教師得到反饋信息,了解學情,知道學生的難點和易混易錯點,教師備課針對性更強,并能對教學進行及時地調整和補充。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忙于教學,小組活動和合作有形而不實。小組評價被老師認為是多余,浪費時間。導致小組合作時間不充分,小組評價方式單一,不注重對合作過程的肯定。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一種裝飾,學生不認真討論,學生的合作學習只是擺擺樣子。再加上教師的小組活動指令不清晰,導致學生對探究問題不認真思考、交流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小組合作過程草率,結果不盡如人意,導致教師必須重新講授或解釋討論的話題和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成了走過場。因此,教師要重視小組活動的設計,指令要明晰。要確實搞好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和反饋。評價時要進行全班所有小組之間的對比評價,小組成員的個體評價。對學生的參與度,搜集資料的能力,小組展示等方面進行評價,推薦優秀小組、優秀個人,及時進行小組加分和小組獎勵。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努力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勢頭。同時,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也必不可少,教師可以把評價這一任務交給班長、課代表、小組長,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小組合作評價中,教師要多表揚和鼓勵,少批評。努力喚起學生學習英語和參加小組活動的激情,敢于面對困難和挑戰的精神。
結束語:英語學科素養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了學科素養的目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際能力。基于英語學科素養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我們每一個奮戰在教學一線的英語老師,要認真研讀2017年新版的英語新課程標準,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把握核心,抓住重點。對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進行合理的分組,明確角色,采用科學合理地評價體系,發揮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使學習活動真正服務于教學,最終達到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
[2]劉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中學外語教與學》2019年第2期
[3]章霞:“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探究”,《中學外語教與學》2010年第9期
[4]陳蕾:“高中課堂小組討論的反思與實踐”,《中小學外語教學》
作者簡介:李萬紫 性別:女 籍貫:云南臨滄;民族:布朗;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教學管理;單位:臨滄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