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盛祥
摘?要: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是通過前期的學情分析,將志同道合、智能優勢互補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之內,使其以團隊形式去學習數學概念、分析數學問題的教學形式,它可改善學生獨立學習的學習行為,可促使學生實現全面成長,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斷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無形中發展學生的社會性品格,使其學會合作、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本文將從組建異質學習小組、完善課堂合作探究、豐富課外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實施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以生為本的數學學習活動直接關系著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關系著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但是常規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卻并未全面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甚至長期存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問題,小學生不僅無法掌握學好數學的有效策略與可行方法,還漸漸形成了惰性思維意識,也因此出現了高耗低效的教學問題。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堅持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切實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使其能夠全面實現學習進步。
一、組建異質學習小組
組建異質學習小組是順利推進小組合作教學改革活動的基本前提,因為生生之間的互助活動、信息交流效益是決定學科教學效益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且組員之間的互助關系是明顯的、多維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建異質學習小組,幫助學生確定具體的成員合作關系,使其能夠積極投身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通過合理分工與協調互助去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為構建有效課堂開個好頭。
為了全面組建科學合理的學習小組,筆者就通過課堂觀察與整體討論客觀分析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智能,讓學生能夠及時積累有效的數學學習經驗。首先,筆者按照學生分層理念確定了學生層次結構,即善于學數學,且具備創新思維、探究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活動有效建構數學知識的學生;學習態度認真負責、學習自覺性較好,且能跟上教學進度去更新數學認知結構的學生;不善于思考、分析,且學習結果不甚理想,而且并不能實現自主學習的學生。其中,第二類學生、第三類學生的人數比較接近,所以筆者就鼓勵這兩類學生在同層次的學生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同伴,然后再分別跨層互選,初步構成四人小組,再與第一類學生互選,最終形成5人學習小組。如此,本班學生則可通過小組形式去建構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全面進行數學思考。這樣一來,有利于優化師生關系,改善教學互動模式。
二、完善課堂合作探究
上文指出,常規的數學課堂體現的是“師本教育”理念,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與能動探究行為并不多見,且多數學生也習慣了被動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并不愿意花費精力去探究數學道理。然而,數學知識的抽象度很高,小學生很難通過單一的聽講活動去內化數學內涵,而這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難以全面開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由此突出學生的主體探究意識,讓學生逐步實現學習進步,使其真正實現有意義學習。
就如在“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引導本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分析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數學算理與算法。其中,本班學生普遍已經學習了乘法概念,能夠自主完成乘法計算任務,但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探究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的口算算法,由此鍛煉學生的口算心算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數感。因此,筆者就列出了多個口算算式,引導本班學生以小組形式去探究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技巧。首先,各小組需通過筆算的方式計算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算式的結果,使用豎式計算的方式列出計算過程,由此觀察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的計算特征,初步預測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由此得出數學猜想。接著,各小組便要在特定的問題情境下應用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口算算理去解題,再以筆算檢驗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由此可改善學生的數學思維狀態,使其積累有效的自主學習經驗。
三、豐富課外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課外學習活動是小學生鞏固知識記憶、內化數學新知的關鍵活動,同樣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的關鍵步驟。但是,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不強烈,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貪玩、愛動等心理放棄課下學習數學的有效機會。對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在課下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斷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讓學生逐步把握好數學學習的主動權,使其切實積累有效的數學學習經驗。
就如在“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教學中,為了讓本班學生在數學課上實現自主學習,筆者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全面參與了課前預習活動。為此,各小組要認真討論,判斷本組成員的學習安排,確定合適的預習時間、地點,然后小組全體成員要積極監督,共同踐行課前預習計劃,初步積累課前預習經驗。在此過程中,小學生需保持獨立思考,同時也可與同伴共享課前預習經驗,針對認知疑問進行集體討論。如此,小學生則有可能產生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學習進步。另外,在課后復習階段,筆者也經常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其全面歸納課堂學習收獲,客觀分析組員的數學思維認知能力,通過互幫互助不斷完善認知結構,然后再獨立完成課后作業,進而再通過小組討論歸納錯題資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既可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又可彌補學生個人認知不足可能出現的低效學習行為,更易于促使學生取得學習進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通過異質分組的方式去構建生生互助關系,使其全面積累豐富的數學學習經驗,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卜義.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31-132.
[2]成繼紅.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成才之路,2018(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