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對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各階段的各學科的教學要求也隨之增加。傳統的教學是把課本知識向學生講解,注重學生試卷得到一個好成績,而這對于新時代的教育遠遠不夠,還需要把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上。初中物理是中考重要科目之一,其重要原因是物理學習對養成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大幫助。在教育改革越來越科學并且越來越深化的背景下,以往的“分數為王”的物理教學模式已經逐漸不再適合社會發展需要。因此,物理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學到物理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自身物理核心素養的養成。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學生核心素養;策略初探
一、 引言
在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當中,許多初中物理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經常會出現一些類似于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如對物理概念的背誦和默寫,以及對教師板書的記憶和再現等。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只能機械地被動學習,雖然短時間內可以按照固定套路解決一些沒有變化的題型,在分數上確實會有所提高,但是,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造成很惡劣的影響。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通過開展趣味多元的物理實驗活動,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水平,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當今的初中物理教學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基。
二、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概念
由于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發展過程當中的重要思想素質,但是核心素養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名詞,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態,所以教師也要在教育教學當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態度,使學生能夠具備科學的發展觀念,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教師也要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通過實驗的形式強化學生對于實踐探究意識的培養和思考。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養成使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知識體系進行學習和生活,強化學生對于自然界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學習熱情,教師要在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通過強化學生對概念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清醒當中更好地學會思考和探索。教師通過教學素養的完善和提升,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通過不斷的積累物理知識,強化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使學生能夠在科學的學習方法下逐步培養物理學習的動力和能力。
三、 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從生活中的事物開始逐漸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努力以生活中的事物,來聯系教材中的知識對學生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都是從生活當中來的,同時它又可以對生活產生積極影響。從生活中的事物開始對物理進行學習,既可以幫助學生關注到現實當中的物理現象,又能幫助學生對世界能有一個更好的認知和理解。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此外,教師不妨在教學的時候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學習。例如,在教學“光現象”一章內容時,教師可聯系學生經常使用的鏡子、玻璃杯、放大鏡和眼鏡,向學生展示光反射和折射的原理,以便學生能夠理解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探索興趣,同時也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當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由于觀察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必備技巧,所以教師要通過利用實踐性的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抽象性思維,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當中對數據進行科學的處理和收集,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結果,并且從實驗結果當中深刻認識實驗的真理。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態變化”這一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干冰與二氧化碳氣體做對比,通過對水進行加熱,了解水的變化。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也會認真的觀察。教師引導學生探討,容器內溫度上升小氣泡的數量會增多,這一現象的形成原因,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水會產生氣泡。并且在生成氣泡一段時間之后,再對水的質量進行測量,會發現水的質量變小,學生就會探究水變成氣泡會生成什么,使學生能夠在分析的過程當中更好地學會探索,強化學生對物態變化的認知能力,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升學生在實驗中的核心素養。
(三)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讓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態度
在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時地提升自我,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提升職業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張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熏陶學生,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這樣的目標達成,也是需要前提條件的,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表率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確保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能及時回復,不是帶有敷衍性質的,而是規范的解答,盡量保證誤差在最小的范圍內。如若不然,會很不利于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形成,科學的態度也無法得以實現。
(四)多進行實驗驗證,培養學生做事的嚴謹態度
物理作為一種表現客觀真理的學科,不像其他學科一樣感性,學生對待物理時需要一種理性的態度。而物理知識以抽象、晦澀難懂著稱,教師一味地口頭講解、多媒體展示,不如讓學生真真切切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得簡單易懂。例如,在講解“透鏡成像規律”時,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在課堂之上做實驗,親手做、親眼看清透鏡成像時有哪些現象。經過實驗學生記錄下自己的實驗觀察,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觀察引出透鏡成像的一個個規律。這樣學生就會更加容易地理解透鏡成像的規律,而且畢竟自己親手操作過,學生對于這個規律的記憶也會而更加深刻。
四、 結束語
總之,初中物理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要滿足時代的需求,符合時代的特征,真正達到時代的本質性要求,同時還要以學生為中心,使其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最終實現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勇.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2018(43):161.
[2]雷賢明.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7):34-35.
[3]劉錦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科教導刊,2017(20):76.
作者簡介:
詹麗,河北省邯鄲市,河北省邯鄲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