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是小學生語文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少、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教師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提升寫作素材積累,根據學生特點不斷摸索和創新教學方式。語言訓練和詞匯積累對于作文寫作具有促進作用,教師通過適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閱讀,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訓練;詞匯積累;教學創新
現代小學生的語文習得需要多元文化的支撐,同時教師教育教學需照顧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教學效率最大化。寫作體現學生的表述能力、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因此教學必須以豐富的形態展開,讓學生汲取養分,提高眼界、拓寬視野。語言訓練和詞匯積累就是學生長時夯基的不二法門,也是博取眾家之長來豐富自身的寫作素養。
一、 鼓勵學生表達,培養口語轉換為文字表達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會發現這么一個問題:小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特別快,而且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雖然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都還沒成熟,但在不斷學習中積累,尤其在看見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者新奇的事物時就會自發提問和探索,這是學習天性的外在表現。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學生們對于偶然性習得不能很融會貫通地結合起來,容易造成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師如果能夠幫助學生捋清思維,將問題按照邏輯形式串聯起來,那么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爸爸媽媽陪著在家過生日的經歷。教師先讓學生回想過生日的場景,并給出一些相關圖片,聯系自己的生日與圖片中有什么共同之處。很多同學在表述的開頭都會寫道:某日期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給我買了蛋糕,這樣的表述本來沒什么問題。但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句子中加一些小心機:“爸爸媽媽給我買了生日蛋糕”改為“爸爸媽媽親自為我挑選了精美的生日蛋糕”,僅僅是在句子中加了“親自”“精美”,但是情感就豐富了,句子就優美了。鼓勵學生進行表述。
二、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積累與訓練
“觀察”,顧名思義就是需要觀察者首先去觀看,然后再去察覺。這個過程并不是盲目的看,而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小學作文教學更加注重貼合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很多學生寫作文的時候沒思路、沒方向就是因為缺少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小學生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重要特征性。這種想象力是學生們寶貴的財富,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才能發揮出寫作創意。很多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玩耍就包括了他們對于玩具的幻想,并會將玩具賦予特定的名字,然后為這些玩具編撰出一些故事。想象力如果能運用到寫作當中,會對作文增色不少。
例如,很多孩子喜歡去游樂園或動物園,但是當參觀結束之后,我們詢問學生都看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感想,學生只能簡單的回答看到了什么動物。但是如若我們為學生提前設定觀察目標,那么學生可能會準確找到不同動物的特征性。當小學生走過動物園中的猴子園區的時候,老師即刻引導學生觀察猴子是集體出動的,還是單獨出動?猴子是什么顏色的?他們喜歡吃什么食物等等……明確了觀察目標,接下來就是觀察順序,觀察一個事物的時候要先從其外表形態進行觀察,然后觀察行為特點,這樣就能為寫作提供一個完整的順序和素材。由于明確了觀察目的,也幫助學生總結了觀察順序,那么學生在觀察事物過程中就能按照引導進行,觀察的角度也更加明朗,細致的觀察能為學生寫作迅速積累素材。
三、 開展豐富的寫作活動,為學生營造寫作訓練氛圍
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年紀,我們需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成長特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很多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而且注意力也更多地會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所以我們要盡量以豐富的分段訓練活動來引導學生,通過開放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分段訓練積極性和主動性,并為其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分段訓練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的具象思維更加強烈,因此我們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鍛煉,但是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是很難完成創作的。教師要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培養學生積累分段訓練素材的意識,并將教學與生活緊密貼合在一起,讓學生為分段訓練學習蓄積能量。小學生的生活主要在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入手,幫助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并培養學生將語言能力轉化為寫作能力。例如,一年當中有四季,但是學生們可能并沒有將事物的變化與季節相聯系,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觀察四季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眼中的春天都有什么特點,夏季都有什么變化,夏天到秋天世界的主色調有什么不同,冬天中有哪些其他季節沒有的事物。剛開始,學生比較茫然,也可能只能單調寫出溫度或者天氣變化,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秋季的水果是不是更加豐富了呢?”,然后鼓勵學生回想和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水果,在這個豐收的季節當中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都是什么樣子的,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作文寫作素材。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正處于構建認知能力的重要階段,我們的教學要秉承科學的方式、方法,注重學生的全面性綜合能力培養。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分析學情,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將語言訓練和詞匯積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融合,有意識的提升學生的分段訓練興趣,挖掘學生的自身潛力,實現小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林衛東.淺談小學生寫作基本功的訓練[J].讀與寫,2019,16(34):68.
[2]李雙得.指導小學生寫作文的四條有效途徑[J].發展,2020(4):91.
[3]鐘石華.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J].百科論壇,2019(20):488.
[4]高建怡.重視課外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1):39-40.
[5]潘慧群.利用課外閱讀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J].語文課內外,2019(30):192,290.
作者簡介:
朱柯珂,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文一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