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錦華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將統一高考與高中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并且會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實行多元化的錄取機制。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目前,學生在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的時候普遍存在避害趨利的情況,表現出了強烈的應試色彩,“哪幾門考得好就選哪幾門”。實踐中發現,“目前這門學科能不能考出好成績”是影響學生選擇高考科目的首要因素,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將依據學習情況、學習前景及考試成績確定選考科目??梢?,2019新高考方案并未淡化學生對分數的追求。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走在學生前面,積極探究新形勢下的教學策略,引導教育我們的學生能順利完成新環境下化學學科的學習。
【關鍵詞】新高考 ? 高中化學 ? 農村中學 ? 教學策略
隨著高考形勢的改革,高中的教育形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因而高中的化學學科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有以下幾個特點應該特別關注 :農村普高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生畏難情緒比較嚴重 ,而高考的改革,對每一個學科將會有更高的要求,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對于農村中學來講是處于劣勢的,我們要有清醒地認識,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適應高考模式,打造高效化學課堂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將具體闡述相關教學策略。
1.將教材研究透徹,優化備課環節,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學
眾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就必須要將高中化學教材給研究透徹才行。教材是教師教學的載體,又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教師應當將教材研究透徹,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備課。同時,備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教師的備課準備是否充分,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是不容疏忽的,務必要將教材中的核心理念、重點和難點內容向學生表達清楚。接著,就涉及到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息息相關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可以采用問題導入法、合作學習法、情景代入法等,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都是有一定益處的。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的印象得以加深,可以為學生的高中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促進了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知,加強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2.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有層次性的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細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掌握教學方法,切實有效地開展分層教學,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無論是課堂教學、練習還是課后作業都要進行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滿足化學教學實際要求。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階段學生的自尊心較強,對待學生教師要一視同仁,不可依據學生成績將學生分成優等生與中等生等,但為了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教師不得不對學生進行分層,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方式,如將學生分成粉筆層、鉛筆曾、鋼筆層,為各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要求,這樣的方式既可以維護學生自尊心,又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3.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明確教師輔導的身份,優化教學策略
有不少教師認為教師才是班級的中心,學生的目光全部都要聚焦在教師身上,課堂教學就是教師的個人表演,很多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斷地被動接受知識,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高考模式。但是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我們更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考查,而不是“應試”能力。為此教師應該改變化學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化學學習能力,最終讓班級的化學教學效率普遍提升。
4.多多開展研究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聚焦核心素養的高考試題讓那些“應試技巧”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隨著這種具有開放性、生活性、創造性、創新性的題目的增多,那種僅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應試就會失靈,從而迫使教師日常的教學思考必須轉向通過開展研究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素質。 聚焦核心素養的新高考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然要通過創新生活情境、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知識創新的一般過程,了解知識背后所攜帶的方法、思想與思維,體驗知識創新中所蘊含的價值旨趣,最終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總而言之,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新高考模式的化學教學對于教師的教學有著巨大的挑戰。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務必做到將教材研究透徹,優化備課環節,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有層次性的教學,做到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明確教師輔導的身份,優化教學策略;多多開展研究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文系湖南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新高考模式下對農村中學教學構建的探究”(課題編號XJKX18A039)研究成果?!?/p>
【參考文獻】
[1]白乙拉.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 中華少年, 2017,46(34):188-188.
[2]張瑜. 高中新課程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 好家長, 2017,62(41):107-107.
[3]劉紅利.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 學周刊, 2017, 13(33):217-218.
[4] 王澤洋.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化學高考及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