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斌
【內容摘要】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是中學數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做到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深度融合,也是現代教學教師探討的熱點課題,本文以《函數的單調性》為例,深刻闡述了以“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的教學該如何設計?其思考維度,對其他課型的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融合信息技術?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教學設計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是中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做到高效教學,也是現代教學教師探討的熱點課題,筆者以《函數的單調性》為例,談談“融合信息技術與發展核心素養”的教學該如何設計?
一、教學內容解讀
1數學本質
從圖像看,單調性是研究函數的圖像的“升降”特征;從數值看,單調性是研究函數值隨自變量增大而“增減”的性質。
2.思想方法
研究的方法是數形結合,先觀察、發現特殊函數圖象升降的變化,由直觀到抽象,用數學符號量化地刻畫增、減變化的數值特征,再由特殊推廣到一般函數。
3.功能價值
是解決值域、最值、零點等問題的重要依據(內部);在數列、三角、不等式及解析幾何等數學內容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外部),是處理數學問題最基本的工具,在數學中處于核心地位。
4.教學重點
(1)用三種語言(圖形、文字、符號語言)描述單調性定義。
(2)用定義證明函數的單調性。
5.知識類型
在本課教學內容中,包含了四種知識類型。函數單調性的相關概念屬于概念性知識,函數單調性的符號語言表述屬于事實性知識,用定義證單調性的步驟屬于程序性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模式,以及從特殊到一般,由直觀到抽象等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屬于元認知知識。
6.思維教學資源與價值觀教育資源生活中數據曲線圖,能引發發現思維;函數f(x)=0.001.x+1和f(x)=x+l/x,能引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思維,不等關系等價轉化為作差定號,是轉化化歸思維的好資源,是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的好契機。
7.發展核心素養
函數的單調性教學,是發展學生抽象概括、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數學核心素養的良機。
8.融合信息技術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本課情境創設涉及溫度圖象、f(x)=x、f(x)=x及f(x)=0.00lx+1的圖象,其中f(x)=0.001x+1的圖象,學生無法精確作出,要利用幾何畫板才能精準作圖。
(2)利用信息技術探究定義:單調性定義生成過程涉及函數的“圖像”,它是由形的觀察到數滿足的特征的思考與提煉,特別是從圖象的上升發現函數值隨自變量的增大而增大,基礎差的同學不太容易做到,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展現函數值隨自變量的變化規律,利于學生發現與歸納。
(3)利用信息技術辨析定義:為理解單調性概念,設置的辨析題2可以用信息技術作出圖象直觀解釋,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4)利用信息技術規范證明:例2的單調性證明,用信息技術呈現,思路清新,層次分明,提升效率,也利于學生感悟證明的方法,總結歸納證明的步驟。
(5)利用信息技術突破難點:利用信息技術,清晰地展現了知識的發生過程,生動地體現了數與形的邏輯聯系,形象地演繹了疑難問題的直觀解釋,輕松地突破了教學難點,高效完成了教學任務。
(6)利用信息技術反饋效果:無論是體現定義應用的例1、例2及相應練習,還是為理解定義設置的辨析題1與辨析題2,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統計答題情況,顯示做對與做錯的學生人數及學生名單,非常及時地反饋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設置
本課教學依據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根本目標是“數學育人,發展素養”。
“課標”對本課教學內容要求是:通過學過的函數,理解函數的單調性。
為盡好達到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實際,設置目標如下:
(1)理解單調性的概念;能觀察圖象直觀判斷單調性;會用定義理性判斷、證明單調性;
(2)經歷觀察發現、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等思維過程,提高相應的數學思維能力;體會數形結合、特殊與一般、無限與有限、等價轉化等數學思想;
(3)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形成獨立思考、討論爭辯、合作分享的學習習慣;感悟研究函數性質的基本方法;發展學生邏輯推理、數學抽象等核心素養。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基礎
認知基礎:從知識最近發展區來看,學生在初中已會用“隨x的增大而增大或減小”這句體現變量之間依賴關系的文字語言來描述函數的單調性。
非認知基礎:通過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集合與函數概念的學習,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類比歸納、符號表示的能力。
2.難點及其突破方法
難點1:把“隨著”“增大”“減小”這些文字語言進行符號化。這個差距是從自然描述抽象概括為符號表述。抽象能力稍強的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圖象和函數列表的變化過程,將它們進行對比,以數形結合自主消除差距。如果學生抽象能力稍弱,教師可以提示“增大、減小都是體現大小比較的詞匯”啟發學生用比較大小的方法抽象概括。并用“當……時,有……”來體現“隨著”這種變量間的伴隨關系。
難點2:能理解“任意……都……這個句式的具體含義:
第一,不能取特定值來判別函數的單調性;這里的差異是學生要理解可以用特殊推廣到一般,但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學生也許理解不透徹,需要教師提起注意,本課設置了辨析題1,來糾正學生對概念理解的偏差,突破此難點。
第二、用“任意”的合理性,體現化無限為有限的思想。這里的差距是學生要理解“任意”這個說法的合理性,學生第一次接觸這樣高度概括的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理解很有難度,需要經過斟酌、推敲、推理,才能吸收、消化并接受。本課通過問題串來引導學生,在互動對話中慢慢感悟,突破難點。
難點3:函數的單調性有局部性。這里的差異是學生要理解單調區間一般不能取并集。為消除差異,本課設置了辨析題2,采用合作探究模式突破難點。
四、教學策略分析
1.教學材料分析
用一次、二次函數通過有效組織成為教學材料,再觀察f(x)=0.001x+1的圖象,引發不能靠圖象直觀判斷單調性的矛盾沖突,于是要靠解析式代值驗證來判斷單調性;再展示函數f(x)=x+1/x說明靠解析式代值驗證操作性很差,需要新方法——利用解析式快速判斷單調性,這些教學材料貼近學生實際,能有效引發思考,十分自然地推動了知識發展;再以f(x)=x承擔主要探究材料,組織列表和觀察圖象,驅動學生由“形”轉“數”,提煉符號語言描述;組織兩道辨析題,問題驅動深挖定義的內涵;組織直觀判斷單調性的例1以及需要用定義判斷證明單調性的例2及練習,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學生感悟判定單調性的基本方法。
2.教學方法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重點是函數單調性符號語言描述的抽象概括過程,是學生遇到的抽象程度極高的符號語言,所以結合幻燈片、實物投影等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選擇觀察發現式、問題啟發式、合作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3.設計“問題串”的分析
依據學生認知的規律,從問題1至問題5以及兩個思考,“問題串”的設計層次遞進,環環相扣,體現了特殊到一般,直觀到抽象的研究脈絡,有利于形成對后續函數性質的一般研究方法。“問題串”的設計也體現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模式。
4.效果反饋的分析
通過兩道辨析題反饋對函數單調性定義中“任意”的理解;通過例1反饋對函數單調性相關概念的理解;通過例2及練習反饋對用定義證單調性的掌握程度,通過課堂小結反饋學生在知識、方法、思想、學法上的收獲。多管齊下,全面反饋學習效果。
五、教學過程
1.感知數學引人新課
引人:觀察某市一天溫度變化圖(投影圖象),它反映了溫度的哪種變化規律?
【活動】觀察圖象,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引導思考。學生通過圖形語言的描述:圖象的“上升”“下降”,完成對函數單調性概念的第一次認識。引出課題,同時獲得判斷單調性的直觀方法——圖象法。
2.激發沖突由形入數
(投影)問題1:觀察函數f(x)=x、f(x)=x?與f(x)=0.001x+1的圖象,描述函數的變化趨勢。
【活動】學生用文字語言描述:在哪個區間上,f(x)隨x的增大而增大或減小?
【設計意圖】從所學的兩個熟悉的函數出發,要求用文字語言描述它們的單調性。加強定量分析的意識,完成對函數單調性概念的第二次認識。第三個圖象先不給表達式,讓學生觀察其變化趨勢,學生會認為這個圖像的函數是y=l,因圖象平行x軸,故沒有“升降”性。教師再用幾何畫板展示第三個圖象的函數其實是f(x)=0.001x+1,學生大為吃驚,充滿好奇,意識到某些圖象不能直觀判斷單調性,要憑解析式代值驗證才能判斷;再展示函數y=x+1/x,說明靠解析式代值驗證操作性很差,且易判斷錯誤,因此,準確判斷函數的單調性,需要新的方法。這幾個教學材料貼近學生實際,能有效構造知識矛盾沖突,激發思維,十分自然地推動了知識發展。學生感悟圖象法判斷單調性雖然比較直觀,但有些圖像其升降趨勢無法判斷。因此,判斷函數的單調性必須由“形”轉“數”,由“感性”轉“理性”,從函數解析式和不等關系尋找出路。
3.列表演化突破難點
問題2:如何描述f(x)=x?“在(0,+oo)上,f(x)隨x增大而增大”?
【思考】觀察各自變量對應的函數值大小,你能發現什么?
f(x)=x'0l4916...
【活動1】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觀看表格生成的數據變化,體會f(x)隨x增大而增大,再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歸納出“當x《x,時,有f(x{)《f(x,)”這個符號表述。
【設計意圖】通過同時對比函數的列表和圖象,借助“數”與“形”結合,學生更容易概括。提示“增大是體現大小比較的詞匯”,啟發學生用比較大小的方法抽象概括。并用“當……時,有....”來體現“隨著”這種變量間的伴隨關系。
【活動2】通過“問題串”引出“任意……都……”句式:
師:x;和x,是一對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它們究竟代表了多少對數值?
生:無數。
師:無數還是所有?
生:所有。
師:無數和所有含義相同嗎?
生:不同。
師:還有什么詞可以表達“所有”?
生:“任意”可以表達。
【設計意圖】突破本課第一個難點:用“任意”的合理性。學生認識到自變量無窮無盡,不可能被一窮舉,為使得對“所有”的自變量均成立,取的兩個自變量x,x,應該在給定的區間內有“任意”性,這里的“任意”涵蓋了“所有”。
問題3:能類比描述f(x)=x'在(-0,0)是減函數嗎?
【活動】全班思考后齊聲回答。
【設計意圖】激發類比思維,滲透分類整合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完善知識結構過程。
4.符號語言建構定義
問題4:如何用符號語言刻畫y=f(x)是增函數?
【活動】師生共同整理完善增函數的概念、學生閱讀教材定義、領悟后再蓋上課本用自己的話表述一遍。
【設計意圖】把二次函數推廣到一般函數,并把討論區間一般化,由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用規范準確的符號語言生成定義,完成對概念的第三次認識。引導學生研讀教材,琢磨如何規范表述定義。這一環節展現了學生的高級數學思維,充分發展了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等核心素養。
問題5:能類比刻畫減函數嗎?
【活動】類比得出減函數的定義,選個別學生展示后再集體朗讀定義。
【設計意圖】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
5.理性認識螺旋上升
例1:回顧溫度圖,寫出其單調區間,并說出增減性?
【活動】寫單調區間,教師選個別成果展示,師生一起點評。
【設計意圖】利用信息技術回顧引人的例子,首尾呼應,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用單調性的知識來作答,鞏固新學的概念。
.【概念辨析】辯一辯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辨析1:若定義在【4,6】上的f(x)滿足f(6)》f(4),則f(x)在【4,6】上是增函數。
【活動】請同學舉手回答,用預設
動畫驗證想法。
【設計意圖】突破本課第二個難點:不能取特定值來判定函數的單調性。設計意圖是要學生理解可以用特殊推廣到一般,但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學生也許理解不透徹,因此設置了辨析題提起注意。本題用信息技術統計答題情況,顯示做對與做錯的學生人數及學生名單,教師根據反饋結果,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評,使學生明白判定單調性必須用“任意”值,而不是用“特值”。
辨析2:若函數在【2,6】和(6,10】上都是增函數,則在【2,10】上也是增函數。
.【活動】先獨立思考一分鐘,然后全班分成若千小組合作探究,判斷對錯,并作圖說明理由,,上臺展示成果,全班討論,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突破本課第三個難點:正是由于取值的任意性,造就了函數的單調性的局部性。學生第一次接觸像函數單調性概念這樣高度概括的符號語言,需要設置辨析題,采用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獨立思考、充分討論、正誤對比來獲得正確認識,并利用信息技術作圖直觀解釋及統計答題情況,顯示做對與做錯的學生人數及學生名單,教師根據反饋情況,適時地組織學生探究及進行講評。
6.定義應用消除沖突
例2:波利爾定律p=k/v(k是正常數)表明:對于定量氣體,當體積v減小,壓強p將增大。試用單調性證明。
【活動】先領會題意,再啟發證明思路,師生共同完成證明,證明結束后,再反思證明過程,感悟證明步驟(五步曲):取值,作差,變形,定號,結論。
【設計意圖】用定義證單調性,是本課教學內容重點之一,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用解析式和不等式關系的結合本——作差法證明函數單調性,證明過程利用信息技術由師生共同完成,有示范性作用,為后續學習形成良好的鋪墊。總結證明步驟,形成可操作模式,發展學生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等核心素養。
練習:判斷并證明f(x)=0.001.x+1的單調性。
【活動】獨立解答,分享展示,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回顧前面提出的知識矛盾沖突問題,既做到首尾呼應,又完成了解決問題的目的,完善了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給學生深刻的體會。并利用信息技術監測學生答題規范情況,適時提醒與點撥。
7.歸納小結,提高認識
假如把我們這節課當成一次旅游,哪些景點給你印象最深?從知識——方法——思想——感悟幾個角度分別說說。
【活動】學生先歸納思考,再交流分享學習中的體會、收獲和感受。
【設計意圖】小結反思,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8.作業
(1)必做
①課本題(略);
②若對任意x,x(x{#x),都有【f(x)-f(x)】/(x-x,)》0,問y=f(x)單調性如何?
(2)選做
研究y=x+1/x(x》0)的單調性,并畫出函數的草圖。
【活動】課后繼續完成探究。
【設計意圖】作業分層設置,彈性要求,必做作業讓所有學生鞏固所學基本知識與技能,選做作業則是讓基礎厚的拔尖學生得到充分的思維鍛煉,培養他們不畏艱難、勇于挑戰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王可亮.課堂問題的設計與解決應凸顯知識本質【J】.數學通報,2017(10).
【2】涂榮豹.數學教學設計原理的構建【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