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丕儒
摘?要:目前,現代教育是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終極目標的,教師需綜合分析學生實現終身成長所必備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由此確定全新的學科教育目標。其中,在數學教育領域,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需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數學文化發展史,讓學生切身了解數學知識的現實應用價值,使其及時傳承學科精神。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全面整合數學文化資料,以便切實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從利用數學文化創設情境,圍繞數學文化豐富閱讀,通過數學文化完善實踐三個角度來分析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滲透數學文化教育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文化;實現策略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看重的都是如何才能促使學生在短期內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而小學生本身就存在理性思維能力不足的現實問題,所以教師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會根據教材內容全面分析數學問題、講解數學概念,以便切實豐富學生的知識理解。但是,這種忽視了數學文化史的指導活動導致學生無法了解數學知識的起源與發展,難以使其深刻記憶數學知識,而且也并不利于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無法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及時補充數學文化史知識,引導學生探尋數學知識的發展與應用情況,切實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實現有效學習。
一、利用數學文化創設情境
從客觀角度來說,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就需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探究,使其通過豐富的感性材料抽象出理性規律,經歷邏輯推理、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幾何證明等多種思維活動,不斷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主動利用數學文化來創設情境,營造直觀豐富的文化情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數學知識,保證學生在文化啟發下去探究、內化數學知識。
就如在“厘米的認識”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展現了一則關于古代人民發明長度測量工具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全面了解古人為何要發明測量工具,使其及時補充文化知識。在最初,國內外并未形成統一的長度測量單位,所測量的長度數據存在明顯誤差,而這就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統一長度測量單位的重要性,也使其清晰地認識到數學知識在不斷發展進步之中。這就可以很好地優化學生的數學思考狀態,促使學生帶著好奇心理去分析厘米這一長度單位,使其積極測量物體長度,學習用厘米去形容物體的長度。
二、圍繞數學文化豐富閱讀
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層面來說,閱讀將伴隨著他們的一生成長過程,且閱讀本身就是最普遍的學習方式,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核心素養理念也將“學會學習”看得十分重要。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圍繞數學文化史來組織數學閱讀活動,切實豐富學生的數學認知,使其及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真正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為了全面優化學生的數學文化知識,筆者便設計了長期的數學文化史閱讀計劃,搜集了數學繪本、關于某個數學知識的文化資料,定期引導學生參與數學閱讀,使其及時整理數學學習資料,全面分析數學知識的發展過程。如此,則可讓學生清晰地了解數學知識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的積極影響,可促使學生逐步實現有效學習。
三、通過數學文化完善實踐
數學學科素養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素養內涵,即數學建模,是指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的知識運用能力,而這一過程也伴隨著相應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與數學運算活動,所以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就需使其及時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嘗試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融入數學文化教育活動,以便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不斷優化學生的文化視野。
就如在“簡單的人民幣計算”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輪數學實踐活動,即學生要到超市、文具店、商場等場所認真觀察,認識人民幣,記錄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真實過程,由此鞏固知識記憶。在本輪數學實踐活動中,筆者還專門引導學生學習了我國人民幣的更新換代知識,讓學生全面了解了每一版人民幣的設計依據,及其所體現出來的愛國思想,據此滲透數學文化教育,讓學生懂得珍惜人民幣、愛護人民幣,且要懂得節約金錢,節約物品。如此,不僅可引導學生內化數學知識,也可不斷優化學生的文化意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科能力,可真正保證學生一生受益。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則要全面整合數學文化史資料,據此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起源與發展,也要及時設計豐富的數學文化史閱讀計劃,并且要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滲透文化教育,全方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參考文獻:
[1]符蓉.核心素養理念下利用小學數學“閱讀材料”滲透數學文化的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4):90.
[2]王青建,王邵惠子.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文化題材開發[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0(03):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