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摘?要:美術作品是實際生活的另一種體現,其中蘊含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而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倡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美術教師可以借助美術教學給學生滲透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美術作品,挖掘出美術作品背后隱藏的內涵,讓學生感受和學習??梢詫W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提升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情境;分析作品;課外資源
在以往的初中階段教學過程中,對于美術的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由于美術學科的不用考試,在應試教育觀念下,使教師和學生對美術學科的重視都不夠。在臨近考試時,美術學科的課程甚至還要借給其它的文化類學科。此外,美術教師的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存在不足,只是讓學生自由翻閱,學生缺乏教師的引導,對美術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在現代化的美術課堂中,教師要加強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帶領學生分析美術作品,給學生滲透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提升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一、營造教學情境,感受協調之美
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對相同的實物會產生不同的感悟,特別是對美術的教學,課堂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在美術作品中有很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手段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協調之美,給學生滲透敬畏生命的思想,從而有效提升了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春天的暢想》時,教師可以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的協調之美。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些春天的作品?!蔽依媒虒W道具將課堂裝飾成春天的模樣,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場景中,之后給學生展示相關的美術作品,學生在情境中欣賞美術作品,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協調之美。同時,我加以引導,給學生滲透敬畏生命的思想。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利用教學道具營造教學的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欣賞美術作品,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協調之美,對自然更加熱愛,從而有效提升了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二、深入分析作品,感受道德之美
經典的美術作品除了本身具有的藝術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傳達出的深層含義。在現代化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教師要注重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滲透人文素養的觀念。美術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作品,引導學生深入美術作品中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其中包含的道德之美,使學生受到優秀品質的熏陶,有利于學生日后的成長,也有利于提升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弘揚真善美》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分析美術作品,感受蘊含在其中的道德之美。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美術作品中常常包含著人們豐富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蔽抑v完后引導學生分別對比《紡織女》《夯歌》和《鐵肩擔道義》《木頭人》等美術作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深入分析。一段時間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找出了每幅美術作品表達的思想,感受到了其中包含的道德之美,我引導學生學習優秀的品質。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美術作品,使學生感受到了其中包含的道德之美,對學生日后的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而有效提升了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三、調取課外資源,感受自然之美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部分學生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滿不在乎,缺乏保護環境的意識。美術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調取課外的資源,給學生展示與自然環境相關的美術作品。在學生鑒賞作品時引導學生感受之美,并給學生滲透人文素養觀念,幫助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還可以讓學生以“自然”為主題創作美術作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自然之美的體驗,從而有效提升了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寄情山水》時,教師可以調取課外的資源輔助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自然之美。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水墨畫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古人在游玩山水時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今天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蔽遗c學生共同欣賞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與傳統的中華文化。在完成欣賞之后,我利用信息技術調取課外的資源,給學生播放現代人在景區的種種破壞行為,兩者對比,使學生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起了保護環境的意識。這樣,通過在課堂中調取課外的資源輔助教學,使學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有效提升了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總之,美術作品的教學不單是要教會學生欣賞美,還要給學生滲透人文素養觀念。美術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美術知識,感受美術作品美的同時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受到美術作品中優秀思想的熏陶,讓學生健康成長,從而有效提升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甲. 初中美術課程的人文素養教育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
[2]凌國榮. 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探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