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畢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內容不再只教授基礎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學生的自身終身發展而言價值十足。因此,如今教育界開始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本文在分析探究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顯露的問題的基礎之上,探究關于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策略,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建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培養策略
引言
區別于其他學科,數學旨在培養學生邏輯運算和抽象思維能力。然而,由于知識水平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不足,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感覺很難。因此,重要的是,為了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和考試成績,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為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做出哪些努力。但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被動式教學這種僵化的教學模式在全國各地學校中隨處可見。那么,為了真正高效的教學以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針對如今數學教學現狀,應采取適宜的對策,切實將措施落實。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1.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的限制
近些年中國現行教育體制——應試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批判,社會上要求改革的呼聲層出不窮。這種教育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成績,數學教師為了保證學生的成績,把注意力放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布置大量的數學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無暇顧及是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同時,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繁重的學業之中,繁雜的數學作業及輔導班經歷導致厭煩情緒的產生,學習是為了父母學,做作業變成了應付家長的苦差事,學生沒時間也不情愿主動思考問題。
2.培養獨立思考意識的缺失
從主觀原因出發,可以說學生自主思考的缺乏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師對于在教學中沒有培養的想法和計劃。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中國的教師通常習慣于將一個已經形成的結論告訴學生,卻很少引導學生思考其來源。在講解習題的時候,教師們會直接給答案,核對之后,再將題目的詳細步驟一一告訴學生。學生自己不思考不探索,那么永遠都不能真正吃透知識,聞一知十,導致浪費多余的時間和精力。
二、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建議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光有文憑是不夠的,能力才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所以在教育中就要時刻注意培養能力,尤其在小學教學中。
1.借助現代科技,實行創新型教學
作為一門充滿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科目,數學對于身心尚未完全發展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純粹枯燥的數字并不能引起學習者對數學的好奇,上課的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利用多媒體在小學課堂上開展教學活動,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直觀的事物,對學生造成感官刺激,抓住學生的眼球,注意力集中于授課內容,提升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和思考的興趣。
以“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課為例,在導入的時候,借助于信息技術喚起存在于小學生頭腦中關于長方形,正方形的回憶,讓學生思考它們之間的關系,并且將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多媒體動畫生動直觀的展現出來,不僅教室氣氛熱鬧起來,又可以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思考,參與教學。
當然,除了運用多媒體教學,也可以通過做一些小游戲進行課程導入,讓學生明白一些道理,將全身心精力投入到本節課的知識之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2.深入研究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教學
生活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的聯系十分緊密,也就是說,如果教能在實在實際的講課過程中,將生活實例與數學聯系起來,把數學融入日常的生活實踐中,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不僅使學生用心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還能主動分析、思考,甚至于獨立解決相應地數學問題。
舉個例子,在對二年級下冊“克和千克”授課的時候,可以在課前向學生布置任務,任務內容可以是和父母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然后親手親自掂量一下東西,預測重量,最后再觀察購買物的實際重量。數學教師也可以在生活情境中教學,在課上準備好一把稱,用于測量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如一根筆,一本書,甚至是學生的重量。將抽象的數學符號與生活相掛鉤,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學生也真正開動大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且還有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幫助教師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3.尊重學生,創設積極,開放,平等的課堂氛圍
隨著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開,被動式或者說是填鴨式教學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發展了,以前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輸入的時代已經跟不上發展潮流了,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說了算,而是學生們踴躍回答,各抒己見的地方。因而,為了順利開展教學,拓展學生發散性思維,教師應該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主動大方地參與思考。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己思考集思廣益,運用各種方式求得梯形的面積。首先,教師提前準備好大小不一的平行四邊形紙片,讓學生通過折疊,剪接,拼合等方式把紙片變成熟悉的圖形,并且在學生親自動手的同時思考,是否能利用這些圖形獲得求取平行四邊的面積呢,該怎么做?學生甲說:“通過左右折疊,平行四邊形可以分為兩個直角三角形,一個正方形或者是長方形。”另一位同學回答道:“或者可以增加兩個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拼接,然后可以得到長方形,通過測量長方形的長度和寬度得到面積,再減去兩個三角形的面積。”
教師這時應該發揮引導的作用,鼓勵學生繼續思考其他的方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敢于直抒胸臆,主動去思考。除此之外,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通過團結協作的方式,探索數學問題,集中全員力量自主解決問題,活躍大腦思維。
結束語
總之,借助初級階段數學教學,潛移默化地養成獨立思考能力,適應社會發展以及課程改革對于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時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文章通過分析當前當前中國教育現狀,結合教學經驗,對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出了對策建議。希望能對其他教師在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道路上做出貢獻,造就一批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忠秀.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37-138.
[2]楊偉會.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1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