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摘要】? 歷史學科內容中記載著一個國家的興衰歷程,因歷史內容中多為記錄現實的歷史事件,很少在其中發現個人色彩,致使歷史教學的內容相對枯燥。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會被各類事件的時間以及地點所困擾。這主要是由于課堂教學方法不當,致使學生無法深層次的了解歷史事件,也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長此以往,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而歷史故事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則可起到豐富教學內容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歷史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圍繞歷史故事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 高中 歷史教學 故事教學法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97-01
歷史教材的內容往往是圍繞歷史事件所做出的客觀闡述,其中涵蓋了大量的信息,這也增加了歷史學習的難度。我國的發展歷史較為悠久,且經歷了多次興衰發展,作為新時期的高素質人才必須了解我國的興衰歷程,從中學習到艱苦卓絕的精神以及勇于奮斗的理念,爭取為當代的社會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但由于歷史教學的內容復雜,教學難度較大,借助歷史故事教學法展開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因此對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歷史故事教學法的教學作用分析
在原有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由于歷史學科的知識點眾多,且知識體系較為繁雜,學生為了取得好的考試成績,通常會采取死記硬背的記憶方法,這不僅會占用大量的課余時間,還會影響歷史學習的效果。部分學生在學習歷史時,由于長期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難以有效提升,則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失去對歷史學習的信心。而歷史故事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則是通過有趣生動的講解方式來引發學生的關注,相對來說課堂氛圍較為活躍,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時,往往可以掌握更多的歷史事件及信息,加深對歷史知識的了解,這較于死記硬背來說,更有助于加深記憶,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教學法的實際運用
(一)選擇適宜的歷史故事引發學生興趣
為了提升歷史故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在前期備課階段,教師便應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歷史故事,確保歷史故事內容能夠真正的服務于教材內容。通過對故事的講解來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加深對某一段歷史的認識,以此來強化歷史課程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課程的“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時,為了使學生了解到明清民主專制的形成以及對中央集權制的影響,可以向學生講述《皇明祖訓》,闡明明太祖廢除宰相的原因以及宰相廢除之后中央集權制所發生的轉變。通過這一故事,可以使學生明確明清君主專制的形成原因以及形成過程。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歷史制度的了解,從而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二)借助歷史事實強化學生的歷史認知
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歷史故事的引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開擴學生的視野。但對于歷史故事的講解,應確保其反饋歷史信息的真實性,以免對學生的歷史認知造成錯誤的引導。同時,要求歷史故事內容應與教材內容相貼近,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歷史課程教學。通過對歷史故事的引用,可以使學生建立一定的歷史思維,加強學生對各類歷史事件的認知。在此過程中,也可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改原有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通過故事形式將歷史知識展現給學生,這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各類歷史知識的記憶以及對各類歷史事件的理解。
如在學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章節的內容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漢處的治國原則和歷史背景進行闡述,并且在課上講述董仲舒的故事,借助該故事讓學生加強對儒學思想的認知,使其了解到儒學體系是在道家、法家和陰陽家思想的基礎上所衍生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儒家思想。通過對故事的講解與分析,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儒家思想對社會發展以及中央集權的重要影響,也能讓其了解到學習改課程的重要意義。
(三)積極應用歷史故事強化課程教學效果
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內容與初中和小學的教學內容存在較大的差距。在中小學的歷史教材編制中,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會借助逸聞趣事將歷史知識傳達給學生,而高中教材中的歷史事件介紹則相對較少,僅是對歷史事件的地點、時間和結果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僅能通過強化記憶來提升歷史成績,這必定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負擔?;诖祟悊栴},教師則需要對教材內容中的歷史事件進行延展,通過講述一些歷史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加深對各類歷史信息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戊戌變法”時,常規性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對戊戌變法的內容進行簡要介紹,并且將參與事件的人物、事件發生的時間以及意義作為教學的要點,要求學生加深記憶。但實際上,雖然這個歷史事件歷經的時間較短,但參與其中的每個人物均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更好的記憶歷史事件,則可以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將其作為學習戊戌變法的主線,利用這一人物將整個變法過程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思路清晰的歷史時間軸,這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歷史教學的內容較為枯燥,致使學生很難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而歷史故事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則可以起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擴學生視野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可將枯燥乏味的內容轉變成真實的歷史事件向學生進行講述。當學生被歷史事件所吸引時,便會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齊利亞.線索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2]樸英新.高中歷史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實施探賾[J].新課程研究,2019(10):48-49.
[3]馬春翔.故事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17(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