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虎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發展的時代環境下,關于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已經成為了被廣大教師高度關注的內容。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教育環境下的初中歷史教師,我們應當以嶄新的教育理念分析出可行于課堂上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環境下,學校以及教師已經充分認可了歷史在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并致力于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性,實現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初中歷史教師,應該認識到能夠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教學策略才是有效的,所以我們要本著這一目標對教學策略做出分析,從而完成優化學生歷史學習水平的教學任務。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作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借助信息技術回顧歷史
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但其價值對我們如今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做好歷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好歷史知識非常重要。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歷史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直觀情境下回顧歷史,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切的感受,從而達到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這一節時,首先,我借助信息技術播放了《大隋風云》的主題曲,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進而播放了《百家講壇》的相關視頻導入了新課。然后,我將課前搜集好的圖片借助信息技術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引導學生了解了隋朝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和隋朝滅亡的基本史實。之后,我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回顧了后人對隋煬帝功過的評價,讓學生嘗試對隋煬帝也做分析,進而對學生做了相應的點評,旨在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對這短暫王朝的重要經歷做了梳理,使學生有了對本節知識的系統性認識,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回顧歷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懂得了治國必須要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只有保證人民豐衣足食,國家才能強大,社會才會和諧發展,從而充分達到了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二、創設問題情境分析歷史
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的時代環境下,問題情境在課堂上的呈現方式已經不是傳統時期的題海戰術,而是能夠讓學生產生探究興趣的合理問題。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懂得創設與教學歷史內容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從而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分析歷史,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實現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明朝的對外關系》這一節時,首先,我根據教學目標直接對學生提問道:“鄭和是什么人?西洋在哪里?鄭和為什么要下西洋?”從而刺激了學生的探究欲望,給予了學生相關史料的補充,使學生對探究新課內容有了更濃厚的興趣。然后,我引導學生分析了教材內容,對學生提問道:“鄭和順利下西洋的條件和原因有哪些?”進而使學生理解了鄭和下西洋的意義。之后,我引導學生學習了戚繼光抗倭的反侵略斗爭這部分內容,讓學生認識到了國家強大的重要性。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分析歷史,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順利實現了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開展合作學習交流歷史
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背景下影響了很多教師的教學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大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有了充分的認可。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們要在課堂上加強合作學習的開展,激發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熱情參與歷史知識的交流過程,從而完成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任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宋代經濟的發展》這一節時,首先,我將學生劃分成了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合作交流后總結出宋朝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基本表現。然后,我指派小組代表進行了回答,將事先設計好的表格展示在了大屏幕上,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了解了宋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構成,使學生認識了科學技術和社會環境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知識和維護社會安定的必要性。最后,我引導學生梳理了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發揮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實現了組織學生對歷史進行交流的目標,創建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充分完成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總而言之,身為新時期教育環境下的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們應明白教學策略絕無可能一成不變,所以還需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繼續探究教學策略,盡全力保持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金紅.淺談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58.
[2]姜春媚.芻議初中歷史教學技巧以加強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