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平

【摘要】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減少學生課外作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推動學校的特色發展,我校數學科開展“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先學后教;當堂檢測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越來越普及,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了,但是比較多的老師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教師“滿堂灌”現象仍然嚴重。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被動地等待教師傳授知識,課堂上學生沒有練習,把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都壓到課外,學生作業量過多,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也不好。因此,開展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研究迫在眉睫。為了改變現狀,優化課堂教學,減少課外作業,精簡教師課堂語言,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更快更高地提升教學效率,推動學校的特色發展,本學期,根據我校教學實際,數學科開展“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模式。
一、“先學”:充分利用“預習任務單”,讓學生提前自學、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先學”就要求老師提前備好課,出好“預習任務單”,作為學生自學的載體。老師的備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定教。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充分關注數學科本身的特點、學生學段的特點及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有智慧地備好課。備課不但要備好教科書,還包括課程標準、試卷等。即使同一個年級也有不同的課型,例如概念課、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試卷評講課等。老師絕對不能拿了教科書就去上課,必須明確課程標準,才有可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明確教材只是課堂的一種載體和工具。“先學”不再是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課堂,而是學生獨立預習、獨立學習,學生通過“先學”,帶著自己的疑問走進課堂,那么,學生問的機會大大增加,甚至會出現跨學科的知識,所以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深入解讀教材的深度和廣度。
“先學”主要是讓學生自學,讓學生自己解決基本知識框架。要求學生要做好預習任務單,并寫下自己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讓學生先學,如果不讓學生先學,老師怎么知道學生究竟哪些自己能學會呢?學生先學的時間,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上。如果安排在課前先學,一定要把學生課前先學的時間計入學生回家作業總量。學生先學的時間不作規定,可長、可短。學生先學的方法,可以先讀書、看書、也可以先練習、做題。為了讓學生“先學”更有實效,我們會設計“預習任務單”,一些課例還會配上微課輔助學生預習。隨著學習的深入、學段的升高,學生自己能學習的、能學會的知識越來越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步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增強獨立學習的能力,最終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講是為了不講”的境界。下面以五年級第二學期《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為例,展示“預習任務單”,“預習任務單”包括預習目標、預習內容、預習過程、預習困惑、預習評價五個部分。
案例1:
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附屬小學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
五年級數學《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預習任務單
編號:? ? ? 16? ? ? ? ? ? ?班級:____________
學生姓名: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
【預習目標]】1.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引導學生根據長方體、正方體的關系,推導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預習內容】書本第29-31頁。
【預習過程】
活動一:復習鞏固。
1.(? ? ? ? ? ? ? ? ? ? ? ?)叫做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 ? ? ),(? ? ? ? ),(? ? ? ? )。
3.一個棱長為1c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 ?(? ? ),最少(? )個這樣的正方體可搭成一個大的正方體,大的正方體棱長是(? ?),體積是(? ? ? )。
【預習困惑】 ________
【預習評價】☆☆☆☆☆
二、“后教”:學生合作完成“課堂探究單”,老師只教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學生預習、合作學習之后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是較多學生都出現的問題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獨立完成“預習任務單”,由于每個學生的原有知識、技能、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存在差異,決定每個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單”的質量也不一樣。因此,在學生獨立預習之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顯得十分必要了。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之后,教師讓學生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并提出自己小組的疑問,學生的這些疑問可以讓其他小組的同學回答,如果沒有同學能夠回答,教師就要“后教”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師教的、教師講的是學生自己學不會的。學生對學生的疑問,可以在小組合作討論上,也可以全班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學會表達、學會傾聽、學會歸納、學會包容,這些都是合作學習中需要培養的主要能力。
教師“后教”,要求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在適當的時候提出疑惑并解答。教師提出的疑惑應該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學生預習、合作學習之后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是較多學生都出現的問題。教師提出的疑惑,有些是需要教師提前預設的,也有一些是學生生成的疑惑。學生生成的疑惑有些與教學目標有關,有些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適當的選擇生成性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下面以五年級第二學期《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為例,展示“課堂探究單”,課堂探究主要以小組合作為主,為了讓合作更加規范,我們學校專門與上海樂好教育機構合作,開展為期兩年的“合作學習策略”的培訓,為“后教”奠定基礎。
案例2:
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附屬小學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
五年級數學《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課堂探究單
編號:? ? ?16? ? ? ? ?班級:________
學生姓名:________ ?學號:________
【活動】小組合作:探索長方體體積。
1.用2個棱長為1cm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
畫出圖形:
這個長方體長是(? ? ),寬是(? ? ),高是(? ? ? ),體積是(? ? ? )。
體積與長、寬、高有關嗎?你的結論是 (? ? ? )
2.用棱長為1cm 的正方體小木塊拼成長方體。完成下表:
從表中你發現:長方體體積=(? ? ? )×(? ? ? ? ?)×(? ? ? ? ? )
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h. 長方體體積V=(? ? ) =(? ? ? ? )
正方體的棱長都(? ? ),所以正方體的體積=(? ? ? ? ?)
用a表示正方體的棱長,正方體的體積V=(? ? ? ? ? )=(? ? ? ? ? ? ?)
【小結】
長方體體積=? ? ? ? ? ? 用字母表示:
正方體體積=? ? ? ? ? ? 用字母表示
【歸納】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 ? ? (? ? ? ? ? ? ? ? ? ?)。
2.長方體的體積= (? ? ? ? ? ?)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也可以這樣來計算: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 ? ? ? ?),用字表表示(? ? ? ? ? ? ?)。
【小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評價】☆☆☆☆☆
三、當堂檢測,學生課堂獨立完成“課堂小測單”,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把當堂檢測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每一節課,都會有一個“課堂小測單”發給學生當堂完成。“課堂小測單”要關注基礎性、典型性、拓展性。小測單以基礎為主,精選一些典型的題目,同時增加一些拓展性的作業。一份小測單設計要獲得預期的效果,練習量的把握也是成敗的關鍵,練習過多學生會負擔過重,完成的質量就會下降,練習過少學生的記憶無法加強,掌握的知識難以得到鞏固,因此練習要做到適量。練習還要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適當分層,這樣才能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鞏固基礎的前提下有個性化發展,同時也保證了學生能夠有較高的學習興趣。練習可以采用學生互批、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也可以運用學生“師徒結對”形式,“師傅”完成之后,可以離開座位去教自己的“徒弟”,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情況,通過巡視課堂掌握學情,知道練習評講的時候,哪些題目可以略講,哪些題目要詳細講,同時,老師也要有針對性地及時指導學困生,更多地創造機會讓低層次的學生參加活動。做到人人過關,不讓一名學生掉隊,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會學習、能學習。下面以五年級第二學期《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為例,展示“課堂小測單”。
案例3
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附屬小學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
五年級數學《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課堂小測單
編號:? ? ? 16? ? ? ? ? ? ?班級:?_______
學生姓名:?_______? ?學號:??_______
【基礎知識】
一、算一算。
53=? ? 103=? ? 0.33=? ? 52=? ?102=? ? 0.32=
二、解決問題。
1.一個長方體的長為7cm,寬為5cm,高為3cm.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2.一個棱長是5分米的正方體紙箱體積是多少?
【典型題目】 佛山市高明區滄江中學附屬小學教學樓主體是一個長方體,長約56米,寬約45米,它的體積大約是多少立方米?
【拓展題目】一塊正方體的方鋼,棱長是20厘米,把它鍛造成一個高是80厘米的長方體模具。這個長方體模具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測評價】☆☆☆☆☆
四、“先學后教,當堂檢測”教學模式
(一)提前一天完成“預習任務單”(先學)
(二)課堂結構:
1.復習鋪墊,激趣導入(2分鐘)
2.小組合作交流預習任務單完成的情況(3分鐘)
3.小組合作,探究新知(15——20分鐘)
(1)自主探究
(2)小組討論
(3)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4.老師適時點撥,解題策略優化,方法小結(后教)
5.課堂小測單:鞏固提高(10—15分鐘)(當堂檢測)
(1)基礎練習
(2)適度提高
(3)拓展延伸
6.同桌交流、檢查、反思、評價
教師和家長經常叮囑學生的就是“上課認真聽教師講”,但推行“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課堂改革之后,需要學生積極發言,能講出自己的看法。這與學校的辦學理念“靜聽、凝思、敢說、分享、會做”不謀而合。“先學后教,當堂檢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實現自主學習、并帶著目標進行練習,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人利.后“茶館式”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
[2]胡鳳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解析[J].魅力中國,2017(19).
[3]劉淑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