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銻
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關系特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來開展教育活動,促進學困生的轉化。那么,分層教學活動就具有了比較好的教學用途。本文分析了分層教學對數學學困生的影響,然后詳細分析了分層教學在理論教育、實踐教育以及鞏固練習中的作用和價值,最后提出了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準備分層教學設計內容,安排合適的練習內容,及時反饋效果創新發展教學等具體發展策略。由此來促進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分層教學
學困生的產生與后天的因素有直接關系。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困生的出現并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學生除了在先天生物學方面的差異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后天教育中的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有效的促進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培養更多全面型號的人才。分層教學是一個比較好的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分層教學能夠帶來較好的學習效果,促進學困生的轉化。但是分層教學的實踐并不是很容易的,需要教師進行這方面的實踐探索,解決存在的問題,發揮教育策略的作用和效果。
一、分層教學對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的影響
分層教學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要求,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做法。這一教學實踐的前提是教師有充分的準備。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不少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因為程度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響,那么就需要在具體的教學中區別對待。而學生的學習往往與教師的教學之間有直接的關系。教師教學的內容適中,就能夠比較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那些學困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到存在感。一些教學中不少的學生會找到自信,然后慢慢培養出學習的興趣。所以,分層教學是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的。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區分學生的水平,而教師會根據學生的水平來調整教學活動。從這個角度來看,分層是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的。在遇到學困生的時候,教師就會不自覺的放慢教學速度,進行基礎的教學。這就更能夠適應學困生的需要。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展開分層教學模式是有較大的影響的。在我們的數學教育中,特別是數學鞏固練習中,分層的作用比較明顯。一些學困生主要是基礎不夠好,教師如果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困生的基礎訓練上,夯實基礎可能會比拔高訓練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見,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教育中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各個教師會在教學中采用這種教學方式。
二、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的實踐領域
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中實踐領域包括了理論學習和技能鍛煉兩個。首先,在理論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水平登等級。對于那些領悟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進行拔高訓練。而那些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則需要抓好基礎教育。在一節數學課程中開展分層教學活動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具體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實踐。
1.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在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群體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當然這就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分層進行教學,在基本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知識點的講解分為基礎部分和提高部分。對那些基礎不好對學生可以僅僅的抓住基礎內容,而對于基礎比較好都學生則可以從拔高教學來展開教育。當然,在理論教學中的分層教育需要有所限制,畢竟學生是應該平等的接受教育。
2.在課堂練習中的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當教師對數學理論進行了傳授之后,就會在課堂上通過練習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在很多時候,教師會在課堂上直接的給出一些對應的練習題。在解答這些課堂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來鼓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一些練習題可以采用一些分層的方式來進行實踐。在每個練習中都設置基礎題目和拔高訓練。讓不同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練習題。當然,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在掌握基礎內容之后嘗試拔高訓練內容。
3.在課后鞏固中的運用
在一個知識點結束之后,學生需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一般會將復習的內容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而學生就會在課后去完成這些練習來提升個人能力。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設置練習內容。這種方式能夠比較好的帶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能夠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學困生而言是有好處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兼顧到所有學生,開發學生的特長和能力。這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
三、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的策略
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分層教學能夠夠比較好的促進教育活動的開展,也能夠給數學教育活動帶來更多的創新措施。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實踐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進行具體實踐。
1.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通過具體的調查來認識當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夠設計比較好的教學內容。這是教師開展分層教學的前提條件,是進行教學設計的現實基礎。所以,教師要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少的教師對學生的情況了解很多,還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層,將學生分成不同的類型,便于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
2.教師準備分層教學設計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轉化學困生是需要教師的引導的。因此,教師就需要進行較好的設計,設計安排分層教學的內容。比如針對那些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適當的拔高教學內容,讓他們接觸到更多的新知識,拓展視野。像在例題的講解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來對應不同的教學內容。當然,教師在這其中就要對所選定的內容進行巧妙的設計,還要根據設計的需要來初步安排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了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借助這些資源內容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點。
3.安排合適的練習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往往需要課堂上的練習和課后的鞏固來進一步的轉化學困生。所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安排合適的訓練內容。像課堂練習中將問題要求分成幾個部分,基礎內容重點強調,拔高內容精確點撥。課后的作業的內容要有層次,比如有部分學生能根據具體的學習情況單獨設計拔高訓練,而基礎不扎實的則可以進行基礎訓練。教師甚至可以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讓學生互相出題來訓練,或者自己給自己出題并且獨立完成等等。這些方法和策略的運用都能起到比較好的影響。
4.及時反饋效果創新發展教學
分層教學的效果如何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因為每個地方的教育情況不同,自然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也就不同,而具體的教學效果也就存在差異。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的收集各項反饋信息,并且根據反饋到信息來調整個人的教學。學生也需要在了解和反思中不斷的進行自我加強,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積極加入到學習環節中。
分層教學最大的作用在于學困生的轉化。只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且有效的利用教育策略開展教學,那么就能夠比較好的開發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比較好的促進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提升,讓學困生也跨入優生行列。
參考文獻:
[1]沈璐.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現狀與轉化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 2014
[2]汪叢爽.小學高年級英語家庭作業現狀及相關問題的解決[D].云南師范大學 2019
[3]李婉瀟.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現狀調查及指導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 2019
[4]孫海萍.小學高年級男生厭學問題研究[D].孫海萍.遼寧師范大學 2019
[5]張雨柔.“逃離文化”視角下農村小學高年級校園欺凌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