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虎
摘? 要:很長時間以來,體育學科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質量一直都很差。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體育學科的地位有所提升,對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初中階段,結合自己多年體育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給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創設條件;創新精神
在應試教育主宰的時代,體育課一直都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相關機構的調查研究顯示,我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勢,這位我們敲醒了警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對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課程在學校課程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為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要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嚴格按照實際情形,主動轉變觀念,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動學生良好發展。因而探究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非常必要。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呢?以下,筆者僅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簡要談一談自己的看法,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突出學科特點,優化教學過程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有效教學理念的提出為各學科的教學指明了一條方向。筆者也時常在思考,怎么的一堂體育課才能夠稱得上是有效的呢?通過對于有效教學的研究,以及對課堂教學的反思,筆者認為一節有效的體育課必須建立在“學生在已有的能力水平上有所提升,實現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即運動技能的掌握,健康知識的增加,體育興趣的培養等”。
假如學生在多個課時的訓練中,都沒能掌握某項運動技能,沒有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沒有在體育活動中獲得身心上的愉悅,那么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一節有效的體育課。與此同時,在初中階段,運動技能的學習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必用訓練運動員的方法來進行運動技能的教學,我們要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比如,投擲訓練的課,教師把這節課設計成擲準的各個游戲,用粘粘球作為擲準的器械,即安全有能直觀顯示學生的擲準情況,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也學會了“擲”的方法。
二、做好課堂教學的強化
強化在體育課堂內隨處可見,特別是當前新課程標準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會去發現學生的亮點,并及時駕馭強化,給學生的學習樹立信心、或樹立好的榜樣、或組織競賽活動等,這些有意無意、或多或少的教學行為就是在運用強化技術。
體育課堂教學中,強化技術運用的時機是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表現而實施的。當學生出現消極情緒時、當學生課堂學習分散注意力時、當學生對某個練習出現疲勞時等,及時給予強化,讓學生關注課堂、關注學習,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如:在單雙腳跳課中,學生掌握并多次練習后,有的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降低、注意力分散,這時安排競賽的環節。合理運用教學強化技術,要保證教學強化的效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體育課堂中,受教學環境的影響比較大,教師更要關注強化技術的運用方法,讓學生在體育的學習過程中更積極、更主動、更有效。
三、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體育運動本身的特性之一就是合作,無論是集體項目還是個人運動項目,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合作。在體育課上,教師要靈活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合作各方的優勢互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
第一,小組人數適當。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最好是兩人間的組合,這樣有利于場地、器材的安置和合作活動的展開。若是集體項目的活動,人數可按項目特點增至多人。另外,注意把學習水平不同的同學安排在一組,以便好生幫帶差生。
第二,合作目標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最好是團體任務,任務所要求的資源最好是單個學習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離開與他人的合作交流,個人就無法實現任務目標。小組合作要做到每個人都有自主探索的機會,每個成員都在貢獻思想,而不是“借用”。
第三,監督示范評價并行。在學生合作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小組監督和指導,掌握每組的學習情況。小組合作后,教師要讓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展示,可以是優秀的,也可以是存在共性問題的代表。教師要對活動成績進行及時總結評價,既對個體也對整體,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小組中的一員。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體育教學應該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進行教學的優化,創新自己教學方法,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改進,不斷提高,使體育教學完全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發展。筆者以上所言僅僅是個人的經驗之談,并不全面,還望諸位能夠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找到真正有效的策略和手段,使初中體育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王彥超.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與探討[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3(03):234-235.
[2]? 楊天成,周春亞.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現狀及提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0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