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發江
摘要: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在我看來,能做好事情的人并不是力量最大的,而是效率最高的。”可見效率的重要性,同樣的重要性對于初中化學課堂也是如此。高效率的課堂不僅代表著教師能力的表現,是每個老師一直追求的目標,也是教學過程最優化,最大利用率,這是教師和學生完美的結晶。但在每個班級內都會有學習好一點和差一點的孩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在初中化學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為了適應當今的發展,社會新形勢,增強我國的教育競爭力,我們更應該提高課堂的效率,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更大化的利用課堂,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突破口就是充分調動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化學;構建
引言:
化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一門自然科學。隨著我國不斷的改革創新,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初中教師更應該加強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有了這些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更加關注知識,集中精神。從而創建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化學素養。
一:高效課堂的概念和本質、目的及特點
(一)、高效課堂的概念和本質: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針對課堂教學低效甚至無效而提出的。課堂的高效性是指在正常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最多的教學任務并且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高度集中,明白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這是對于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而言的概念。
而高效課堂就其中本質而言,是指課堂知識、技能方法、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社會貢獻以及價值觀等一系列共同協調發展。要保證高效率課堂對于教師而言,要做好充分課前備課工作、課上正常的教學講解、課下教學評價工作。對于學生而言,應該做好課前預習,課上保持高度集中,有疑必問,課下認真復習。長此以往,才能保證高效課堂的持續發展和和穩定。
(二)、高效課堂的目的及特點: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有什么樣的的課堂就有什么樣的教育,只有抓住了課堂,才能真正抓住了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而學校是人才的主要輸出地,在學校要想培養出人才,就應該抓住教學,讓學生共同發展。開設高效課堂,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全部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化學課堂中高效課堂的構建
對于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首先應考慮兩個方面,一方是化學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首先老師在課堂上應該保持明快明朗的情緒,講課語調不能過于平和也不能過于激昂。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的利用課堂,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由于化學這門學科比較抽象,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的表達能力,要具有帶入感,能夠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步伐,從而保證教學的進度。其二,在課堂上,教師也要適當與學生進行互動,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引發同學的求知欲。另一方則是學生,學生是高效課堂建立的主要對象。而學生對于化學學習也會是參差不齊,這時候要想保持課堂的高效率,教師就不能一味按照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而是應該讓學習能力差不多的學生為一組,可以分組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知識,而且也達到高效率課堂的建立。
化學高效課堂建立我認為可以總結為教師課前仔細準備,認真備課,既要關注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要注意學科內容,課上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能夠分組討論、歸納,課上集中精神,課后及時復習,同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將實驗引入教學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培養起化學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高效課堂建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建立好與學生的關系,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也會更集中聽課,教師講課更應該具有感召力,能勾起學生的聯想思維能力。課余時間教師也應該去了解每個學生,針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教育。例如有的學生比較敏感和自尊心比較強,教師就應該同比較委婉的方式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和不足。
三: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意義
新課程實施以來,新的教育理念引導著教育的改革,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應指導學生運動正確的科學方法去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更多的知識。而在化學課堂中,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會使所有的學生匱乏不足之處得以彌補,這樣也會增強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更加喜歡這門學科,在未來也有走向好的一面。面對適合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可以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可以讓同學們共同學習,為國家培養更多棟梁之材。
結語:對于現在初中化學課堂中,高效課堂的建立還在逐步完善中,而且我們應該逐步推廣。我們在推廣的過程中完善,兩者并舉,應同時抓住不放。我認為只有實現了高效課堂,課堂才會真正的屬于每個學生,每節課才會發揮最優最大化的作用,每位學生和教師才會收益。高效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師應最終學生的立場,應看到每個學生的進步。高效課堂的高效不單單只是落實在分數和升學率上,而真真正正應該落實在每一天、每節課上的知識點,一點點扎實基礎,才能讓學生有所變化。如今應該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弊病,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將學習任務完成在課堂之內,踏踏實實每一節課,高效課堂才能真正落實,才會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袁頂國,朱德全.論主題式教學設計的內涵、外延與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06(1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