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梅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整合高中地理知識以及時事新聞,從而使得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培養,此外,還應該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時事新聞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導入,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高,更加積極的進行思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時事新聞;教學策略
一、高中地理中時事應用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高中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所謂的課程資源,其實就是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各種校內資源以及校外資源。
而時事則屬于一種校外的課程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時事新聞,則能夠有效的豐富教學資源,使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時事新聞本身包含著社會各個領域的知識,因此,在實際的應用該過程當中,應選擇典型的案例,與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充分結合。除此之外,由于地理學科本身比較特殊,該學科與自然、歷史、政治等多種學科均有所關聯,因此,與地理相關的時事本身就具有較大的開發、應用價值,而針對時事的合理開發,都能夠使得課程資源得到更好的開發。
(二)對新課改理念貫徹落實
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對于時事熱點的貫徹,能夠將對教學資源的挖掘作為基礎,從而更好的推動地理課程理念。而將典型時事作為教學資源,則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學案例的開發以及研究。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教師應充分遵循課改理念,開展案例開發,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而這樣的教學實際上也是對理論、實踐的有效結合,且能夠對新課改的實施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且能夠使得新課改的理念得到貫徹與落實。在地理課堂當中應用時事熱點,能夠指導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來開展教學,這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也十分相符,且學生比較容易對知識進行接收,這也能夠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應用得到增強,能夠幫助學生對于實踐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使得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得到促進。除此之外,通過對時事熱點案例的應用,還能夠使得地理教學的轉變得到實現,從而使得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時事案例及分析
時事案例:2018年9月16日下午,臺風“山竹”登錄廣東朱涵至湛江一帶。
案例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臺風屬于自然災害、防治部分的內容,這一部分的內容較為簡單,可以在高一的新授課當中進行教學,教師應主要與學生探究與臺風相關的知識,例如,臺風是怎樣產生的,臺風的路徑是怎樣的,臺風的預防途徑等怎樣的,除此之外,該部分的知識,也能夠作為對其他自然災害進行學習的重要參考。
三、教學案例及設計
(一)學情分析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識基礎以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但是,臺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并不貼近,很多學生對于洪澇、滑坡等災害更加熟悉。由于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熱帶氣旋、天氣等相關知識,因此能夠對夏季太平洋的其他狀況給予理解,而這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臺風的源地以及原因。但是,在該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在理解臺風危害、預測臺風轉移路徑上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課標以及分析
課標:通過對資料的應用,對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進行說明,并能夠了解常規的防災、避災的措施。
分析:應盡量多對直觀、形象的資料進行應用,應重視災害的成因,使得學生能夠對一定的生命安全技能方面的知識進行掌握。
(三)學習目標設計
綜合素質:可以通過各種資料,對臺風山竹的成因以及登錄地區進行說明,并對時空綜合的分析方法進行掌握。
區域認知:能夠對颶風、臺風的概念、區別有所認識,學會區域差異的分析以及比較。
人地協調:能夠認識到臺風的危害以及次生危害,使得學生敬畏地理環境。
實踐能力:能夠對自然災害下的逃生技能、避災技能進行掌握,并使得相關的生活常識得到形成。
(四)教學重點以及難點
教學重點:對臺風的成因進行理解以及探究,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在實際生活當中的逃生方法、避災技能。
教學難點:如何對學生逃生、避災技巧的應用進行指導。
(五)教學案例
1、創設時事案例情境
教師首先應對時事案例情境進行創設,首先將資料提供給學生:2018年9月16日,22號臺風“山竹”登錄廣東珠海至湛江一帶,此后利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對臺風登陸的路徑圖片進行展示。
2、提出問題鏈
按照由易到難的邏輯,教師應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山竹名稱的由來以及起源
(2)山竹的成因
(3)山竹的三大路徑
(4)山竹帶來的影響
(5)如何躲避臺風、如何減少臺風的危害
(6)如何對臺風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3、解決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為本次教學過程當中的重點,針對不同的問題,教師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例如,針對問題(1),則可以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而問題(3)、(4)、(5)、(6)則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搭配發散思維、演繹學習等方式的方法。
4、獲取知識,對原有知識結構進行更新
此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對思維導圖進行繪畫。
5、遷移運用以及評價
遷移應用:對臺風相關的練習題進行解決,通過本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通過相同的自然災害學習方法,對地震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
評價:讓學生通過自查的方式,檢查自己在本次學習過程當中知識結構的完整性、思維的活躍度、課堂的積極性,應對自己的缺點進行及時的反思以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