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高校輔導員對于大學生的影響,二者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當代最為看重的一環。有了互相信任的聯系以后,才能夠保障高校輔導員更好的開展工作,幫助學生健康發展、健康成長。當然從目前的表現來看,不少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關系顯然并不融洽,彼此并不互相信任。這個問題的解決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成長,需重點討論。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溝通;信任問題
前言:
在高校中,與大學生接觸最多的除了寢室同學、班級同學以外,就是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思政教育、班級管理,協調學生關系,處理學生的生活、學業、心理問題。在班級中建立良好的氛圍,相互信任關系,不論是對輔導員來說,還是對大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益處。
一、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溝通信任意義
(一)保障高效輔導工作更有序的開展
對于高校而言,輔導員工作需要基于大學生情況進行。高校輔導員工作重心為助力學生,能夠在學校中健康生活、健康成長。如果有了良好的信任氛圍、信任風氣,那么工作的推進也將更加順利[1]。
高校輔導員如果能夠和大學生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那么高校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效果將會更好。不同于中小學階段的班主任,高校輔導員往往一個人對接好幾個班級,中小學班主任則只需要管理一個班級。也就是說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難度要更大一些[2]。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效的班級管理便顯得十分關鍵。班級管理質量關系到信息傳達有效與否是決定管理質量的決定性條件。如果輔導員和學生之間可以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信任關系,班級管理就會十分簡單、方便。并且每當輔導員發布各種消息,學生的信任度和關注度也會提高,主動完成相應任務,達成相應目標。
此外如果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之間建立了親密的聯系,那么高校輔導員就不會出現工作懈怠感。眾所周知高校輔導員每天面對的工作非常多,久而久之,一些輔導員就會出現工作懈怠感問題。如果學生愿意信任輔導員,相信輔導員,那么輔導員就會產生大家都認同自己的感情,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定位和存在意義。這樣輔導員就會表現的更加認真、負責工作,減少職業倦怠感帶給自己工作上面的影響。
(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在高校學生成長過程中,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和部分,處理好學生于輔導員的關系,對大學生今后的成長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大學生與高校輔導員之間的相互信任能夠提高學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對人與人交往來說,最為基礎的就是信任[3]。大學生如果對輔導員表現出了信任的態度,那么大學生在成長中,也會漸漸形成對他人的信任態度,在交流、溝通中處理問題,改善師生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與水平。
高校輔導員如果和大學生建立了信任關系,大學生就能夠十分健康的成長。高校生活中,不少學生會表現的十分迷茫,這種迷茫會成為學生的心理負擔。良好的信任關系能夠讓大學生在迷茫時,主動尋找輔導員解決心理問題。輔導員掌握大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如果雙方相互信任,那么學生也能夠得到更多資源,更好的解決生活學習問題。
(三)構建和諧校園
每個高校中都有非常多的學生,學生如果能夠與輔導員保持信任關系,那么學校的內部矛盾將會少非常多。師生相互信任,互相溝通,有糾紛可以更理智的解決,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氣氛,減少了校內的各種麻煩和沖突。
二、現階段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信任關系情況
(一)相互信任
這里說的是高校輔導員信任學生,而學生也信任高校的輔導員。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要強調的是,這種狀態和關系比較少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部分情況下,學生遇到問題都會跟班委層聯系和反饋,然后班委層再和輔導員溝通。間接性聯系減少了學生和輔導員的溝通,無法產生直接的互動效果,自然難以生成雙邊信任關系。
(二)單方面信任
這里主要就是輔導員信任學生,或是學生信任輔導員。輔導員信任學生表現的問題是學生不信任輔導員,輔導員提出的建議和下發的通知沒有得到大學生重視。學生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態度行事。學生信任輔導員表現的是,過度依賴問題。學生希望輔導員解決自己遇到的所有麻煩,與之對應的是輔導員也認為學生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互不信任
表現的是雙方誰都不信任誰,學校很難開展各種工作。
總體來看,當前高校中單方向信任是最為常見的,其次是互不信任,很少能夠見到相互信任。這是需要深思的問題。
三、改善輔導員與大學生信任關系的做法
(一)重視大學生交際能力、信任能力培養
現如今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已經成為了常態。面對這樣的背景,自然無法保障學生充分信任輔導員。對于這種現象,學校需要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幫助學生不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重新信任他人。學校可以多舉辦一些趣味團體活動,增加師生之間的信任感。
(二)提高輔導員素質
輔導員的招收需要學校將教育學背景、心理學背景等因素納入招聘條件。對于在職輔導員,應組織其定期參與教育學、心理學培訓,從而讓輔導員能夠更好、順利的參與工作,解決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更好的參與班級管理工作。
輔導員必須具備愛崗敬業、責任心、道德意識等素養。輔導員需要體現出主觀能動性,要深入學習群體,做好學生生活情況、學習情況觀察。讓學生能夠主動使用微信、QQ等和輔導員交流、溝通。輔導員應當秉承平等態度和學生溝通,不泄露學生信息,讓學生感受到信任感、安全感。
結語:
一直以來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的處理就是高校最頭疼的問題,其存在不對稱性和問題型。缺少了信任溝通關系,將影響到高校工作推進。要協調好這個問題,這對雙方的成長具有現實性意義。
參考文獻:
[1]韓雪.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的談心教育與工作對策分析[J].科技風,2020 (12):229.
[2]李藺.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建設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 (A5):134-136+147.
[3]張瑋,王霄.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淺談[J].教育現代化,2019,6 (A5):186-187+195.
作者簡介:宋小峰(1982.2)男,漢族,湖北公安縣人,湖南應用技術學院,職稱,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管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