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深化,教育界的專家將目光由“核心素養”逐漸轉向了“學科核心素養”,針對每一學科的核心素養,結合國內外的已有研究成果,展開了相關理論研究。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核心素養的內涵是指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培養形成的意識、技巧和學習音樂的方法,并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與鑒賞音樂的能力。基于此,對初中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核心素養
引言
核心素養下的創新教育需要教師進行改革和創新。對于初中音樂教學而言,教師需要從創新角度出發,不斷探索教學方式,不僅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啟學生的藝術感覺,還要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享受音樂的藝術魅力。
一、核心素養要求下音樂教育的深刻內涵
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和立德樹人目標的進一步完善,落實到音樂素養的培育上,音樂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的公開課程,是與其他學科相互銜接的具有實踐性、審美性、人文性的一門藝術類學科。因此,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與音樂教學課程相整合進行,通過音樂的自主需要、音樂實踐能力、從音樂的理解力、音樂情感需要出發,深刻體會音樂核心素養內涵。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音樂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之一。音樂的審美感知是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生在音樂的聽、唱、理解等活動中,通過直接的感官體會和對音樂想象力來感受音樂特有的文化屬性、人文內涵。中學生音樂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在各種音樂活動中怡情養性,體驗音樂的美感;在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中抒發自身的情感與意志;在參加音樂活動時能從優秀的音樂作品中陶冶情操,進行正確的價值評判。
二、核心素養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對于音樂這一課程而言,其自身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通過聆聽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自身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能力,以此促進學生自身音樂鑒賞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還能夠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行為習慣。基于此,初中音樂教師要對音樂教學加以重視,正確認識音樂教學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轉變自身的傳統教學觀念,減少音樂教學被侵占的情況,這也需要學校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使得素質教育理念能夠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與此同時,初中音樂教師還要改進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可以學習借鑒國外奧爾夫音樂教學的方法來綜合運用到初中音樂欣賞課當中。
(二)豐富中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音樂理論知識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往往都是靠個人的主觀情感來進行感知的,在欣賞完一段音樂曲目后進行評價的時候,做不到有理有據。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從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入手,教授學生系統化的音樂理論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從理論的角度更好地體會音樂中的韻律美。初中音樂教師應基于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目標,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對于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由于樂理知識大多是抽象且乏味的,因此教師在教授時,首先,應注意結合中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使樂理知識變得形象有趣起來,這樣學生就不會對音樂理論知識產生厭煩的心理;其次,教師應根據音樂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設定系統化的樂理教學目標,并以此來對音樂課堂展開設計,強化中學生對音樂理論的認識,為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
(三)培養音樂欣賞的優秀感知力
音樂是一項親民的藝術,每個人無論身份與職業,都可以從音樂中獲得感情的寄托,都可以從美妙的旋律中獲得自由和快樂。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生來能夠感受到音樂中所傳達的豐富情感,也并不是每個人都生來是天賦異稟的演奏家。因此,學會如何欣賞音樂也就成為了音樂核心素養理念中的一個重要要求。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音樂的魅力,甚至是大自然也時刻在帶給我們免費的音樂會,因此,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輕松自在地品味到音樂世界的魅力,同樣是每一位初中音樂教師應該做的。而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首先就是要讓音樂作品變得更加立體可感,除去聽覺上的展示以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圖片、影像、實景等,學生更可能感知到的途徑來幫助學生去理解音樂是如何傳達這些情感的。
(四)在多種形式的音樂實踐中提升音樂的創新能力
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重點主要落實在能力的培養上。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音樂能力的培養需要在音樂實踐中獲得,除了學生的音樂能力,他們的人文素養、正確價值觀都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發展。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音樂一些小創編,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例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一首樂曲中都有幾個不同音高的音及不同的音樂節奏,然后引導學生去主動創編,根據學生重新排列組合的音高和節奏,創編一首富含幾個小節的音樂旋律。由于音樂旋律組合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風格特點來再加以創作,教師可以指出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鼓勵贊揚學生,使學生樹立音樂創作的信心,增強音樂學習的興趣,在音樂創作中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
(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高社會競爭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從技能型轉向了創新型和實踐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將來在社會上的競爭打下基礎。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以身作則,改變傳統的、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新穎的、富有創意的教學方法。
結束語
音樂能夠給人帶來美的感受,能夠陶冶情操、愉悅心情,所以學習音樂可以大大地豐富學生們的生活。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顯得越來越必不可少。因此,以美施教,以樂育人,做好初中音樂核心素養教學有了更加彌足珍貴的意義,音樂教師必須改變觀念,重視音樂這一學科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林婷婷.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音樂核心素養[J].學園,2018,11(28):136-137.
[2]覃璜.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學探討[C]..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471-473.
[3]婁巍.探討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力教學[J].明日風尚,2018(1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