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升
摘 ?要:新課改不斷向縱深推進,教師的授課理念與施教模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更重視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其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模式,既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將拉近師生間距離,提升教學效果。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展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模式的應用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導學互動
1.簡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模式的應用意義
導學互動是以“導學結合”和“互動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1],有助于以教定學向為學而教的轉變。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從以下三方面著眼:學生對學習態度、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從而對學生施以全面引導、綜合評價。基于此,可將導綱作為施教主線,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此外,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自學,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其具有學習方向、掌握學習的技巧與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這樣一來,有助于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促進師生間的相互了解,使教師依據本班真實學情設計導綱,讓教學面向班級全體學生,并實現“量體裁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2.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2.1設置自學提綱,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改強調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創新能力,為學生構建生動課堂。以往數學的知識傳遞式教學,不僅難以吸引學生的課堂關注力,還會使一部分學生產生數學枯燥、無趣的印象。為此,教師在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對新課導入設置給予高度關注,通過設置教學提綱引出新知。當前,教師較為常用的導入法為謎語導入法、生活問題導入法、情境導入法以及故事導入法等。教學提綱作為新課導入的重要一環,其將直接影響教學實際效果。為此,在對其內容進行設置時,教師應嚴格遵循目的明確、語言精練、方法多樣的原則。除此之外,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應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導入方法。
例如:在蘇教版五年級下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故事導入法或者生活問題導入法,將分數的相關知識導入到現實問題中去,并結合導學提綱,讓學生自主地去生活中尋找與分數相關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了解數學的本質。
2.2出示教學導綱,加深學生印象
雖然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很多都能在現實中看到、應用到,但對小學生而言,知識理解仍存在一定難度。為此,在課程導入環節完成后,教師應結合導課內容設計教學環節。課中導綱最明顯的一個作用就是可以更加快速地幫助學生建立關于本次新知識的學習思路,并且使學生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有更加直觀的了解[2]。
在課堂教學中出示導學提綱,較為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為集中出示法,另一種為課中展開法。這兩種方法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但筆者認為,第一種出示法效率相對更高一些。當然,這也與實際的教學內容有關。導綱的內容是對整堂課程的簡要概述,因此,在進行導綱設置時,應既精簡,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迅速的記憶和理解,又要有一定的深度。過于復雜,不利于學生記憶;過于淺顯,則無法給學生留下印象。尤其是對數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授課時,要注意這一點。只有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導綱,才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例如:在蘇教版《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依據班級學情,以動物園體重測量問題為導綱,依據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水平等差異性,對其進行分層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符號表示數量關系,進行初步的計算求解。
2.3實施有效指導,促進思維發展
數學學科作為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的基礎,對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發揮教師的課堂引導者作用,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自學能力制訂相應的學習方案,并可以信息化教學的方式,給學生發電子郵件,使其在課下進行預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蘇教版五年級《負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教師便可通過微課件引導的方式,使數學綜合能力強、思辨意識良好的學生觀看短視頻,使其幫助社區超市進行一日營業額盤點,能夠正確運用負數;對于數學素養尚可、理解能力欠佳的學生,使其通過多組對比量,理解負數的意義,0不是負數也不是正數[3],促進其在應用中鞏固認識;面對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降低導學難度,使學生在簡單的問題中感受負數的存在及其應用的價值。讓學生匯總學習問題,實現師生互動,同時以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2.4重視導學歸納,培養自學能力
在導學歸納中,應從兩方面進行課堂教學成果歸納。一方面為教師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另一方面為學生對于自身學習成果的自主歸納。前者指的是教師通過對各個學習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學習思路進行指導,以此來不斷規范學生正確的學習思維,有助于師生、生生互動更上新層次;后者主要是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以及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這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從而使學生更具成就感,具有自學意識。
3.結語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實現師生有效互動,并非一蹴而就的。為此,教師既應具有多元教學的能力,重視教學創新,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又需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中心,加強對其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秋芬.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69):65.
[2]趙世振.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上),2018(10):8.
[3]余福山.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思考[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