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龍
摘 要: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籃球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強調增強學生各項身體機能。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提出,傳統籃球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近年來,分層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得以應用,其不僅符合學生的特點,而且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文章介紹了分層教學法的內涵與實施原則,針對當前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分層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為籃球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籃球教學;目標分層
中圖分類號:G841;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3-11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4-0101-02
籃球運動深受學生喜愛,該項運動也是全面培養學生素養的關鍵項目。籃球運動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會對學生運動觀念產生影響,對學生體育意識具有激發作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對籃球運動的需求與日俱增,籃球教學不斷深化改革,分層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得到推行,其強調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1],結合學生特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創造相應的教學環境滿足學生需求。對分層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對提升籃球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分層教學法內涵與實施原則
(一)分層教學法內涵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法主要指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在掌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通過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及學習能力。分層教學法著重強調學生學習興趣的發掘需要鼓勵和引導,需要教師的心靈導引。[2]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而使興趣最終成為指導學生前進的導師。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態度等,掌握學生的智力發展、思想認識水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學生學習水平不同,對其要求也應有所差異,在確保整體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有利于揚長避短,最大化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要。[3]
(二)分層教學法實施原則
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正確認識班級學生現狀,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結合教學目標,進行不同形式的分層,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這是分層教學法實施的關鍵步驟。[4]其次,教師要把握課程標準,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順應分層教學大方向。具體到籃球教學,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整體素養,加之社會對籃球人才也有較大的需求,籃球素質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分層教學法應用于籃球教學中,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方面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素質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5]
二、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籃球教學方法落后
以往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多是將學生聚集在一起,先向學生講解籃球玩法,并為學生示范基本動作,然后讓學生自由練習,在練習中掌握籃球玩法、技巧,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難以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如果對所有學生都采用統一的標準,那么就會造成部分學生掌握了籃球技巧,無法獲得更進一步的學習,而部分學生未能有效掌握,跟不上教學節奏,久而久之會喪失學習興趣。[6]
(二)學生缺乏自主選擇權利
以往在籃球教學中,教師作為主體,向學生講授各類籃球理論知識與技能技巧,學生被動地接受,但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對籃球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難以滿足學生對籃球運動的需求。而且為了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及目標,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部分具有較好籃球基礎的學生很容易便能夠達到要求;而平時與籃球接觸較少的學生不容易掌握籃球技能,甚至會產生抗拒心理,影響到籃球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更是無從談起。
三、分層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課前學情分析
基于分層教學的原則要求,教師在進行籃球分層教學時,首先要了解學生學情,即課前對學生體能狀況、心理特點等進行全面評估,了解學生運動基礎,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讓小組成員進行分工。了解學生學情后,教師要選擇教材內容,合理進行教學設計。例如,在進行“反彈傳接球”籃球教學時,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可以發現學生體能素質差異不大,這為籃球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對綜合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示范講解的方式使其領會;對不熟悉籃球的學生可以先從基礎講起,指導學生對反彈傳接球進行模仿,這樣能夠提高教學的靈活性。[7]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籃球課程具有對抗性、劇烈性等特點,容易出現突發狀況,教師除準備好各項體育器械外,還應制定緊急預案,控制好籃球運動強度,加強對學生訓練期間身心狀況的監測。
(二)教學目標分層
學生對運動的需求有著明顯的不同,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開展分層教學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課前要對學生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進行觀察,了解學生的不同需求,從而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實施針對性教學。例如,在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等訓練中,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完成胸前指撥發球30次,能夠單手、雙手接拋球各20次,并能胯下接球達到10次。這一教學目標對愛好籃球的學生而言很容易實現。但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順利完成,也無法進行更深入的學習,以致課堂教學效果低下。因此,教師可以對基礎差、技能掌握不好的學生適當降低一些要求,完成10次或20次即可;對掌握較好者可以提高要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不僅能夠使前者逐步跟上訓練節奏,而且能夠使后者強化技能。
(三)教學任務分層
在具體籃球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安排不同的教學任務,遵循需求層次理論,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達到自身需求層次的目標。當前,籃球教學注重對學生挑戰精神的培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項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挑戰過程中增強自信心,提高籃球技能,掌握動作要領。例如,在籃球“移動技術”訓練中,教師可以采用邊講解邊示范的方法,先教會學生基本站立姿勢,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進階知識,完成教學任務。在進入中等練習階段時,教師講解起身動作要領,然后將兩部分教學內容銜接起來,使學生掌握技能,采用階梯式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身體機能的同步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安排教學任務時,針對高水平學生可適當增加難度,提升其籃球素養。對低水平學生,可以將難點與重點區分開來,先進行重點教學,在學生掌握后再進行難點指導,使其適應籃球訓練模式。
(四)教學方法分層
分層教學法要求學生在不同層面訓練中逐步落實目標,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例如,教學“反彈傳接球”這一籃球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分層訓練,由簡單到復雜逐漸掌握各個動作要領,能夠準確、熟練地完成反彈傳接球。為順利實現分層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組4~6人,然后從小組中選出一名學生持球站立于方陣對面,將球傳給方陣中的一名同學,急停后再反彈傳給另一名同學,如此往復,由專人負責對這個過程進行評價,經過反復訓練,學生能夠實現角色互換。為提升時效性,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由組合小組,設計訓練內容,并對效果進行自我測評,使其在訓練中自我糾正、提升。為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籃球游戲活動、友誼賽等,讓學生分組搶運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通過小組訓練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及協調配合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五)教學評價分層
通常,學生對籃球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很難達到一致,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籃球技能進行評價時也應考慮這一點,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評價方式,能夠提高學生自信心。例如,在學生完成傳球練習后,教師結合學生在該層次中的表現對其狀態進行評分。針對初級層次學生應注重點評及技能講解;針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鼓勵其分享自己的經驗,學生通過經驗分享更有利于其對籃球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另外,教師可對當前評價體系進行相應的改革,除對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進行評價外,還應注重對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評價,如團隊合作能力、協調能力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實施尤為重要,其集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將分層理念貫穿于教學活動全程,對縮小學生差距、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今后,應將分層教學法推廣運用到各個學科教學中,在掌握學生的學情基礎上有的放矢地實施分層教學,推動教育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馮 皓.分層次教學法在高職籃球教學中的功能及使用路徑[J].科技資訊,2019,17(18):159,161.
[2]鐘藝鴻.開展分層教學,合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法在中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5):6-7.
[3]陳日升,柯海寶.大學體育籃球教學中動態分層教學與傳統教學法的對比研究[J].考試周刊,2018(94):127.
[4]王亞洲.高校籃球創新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45-47.
[5]閻 鉦,許弟群.高校籃球公共選修課引入“動態分層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影響[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35(4):63-67.
[6]王開銀.高職院校籃球選項課“分層—自主教學法”的實驗研究——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3):28-31.
[7]康雨辰.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籃球選項課教學的實驗研究——以礦大銀川學院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6):17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