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摘 要:就目前的社會發展來說,人才的需求還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并且隨著競爭的趨勢愈發激烈,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人才需求的重要元素。核心素養是學生應該具有的,是未來全面發展所必備的品格和能力。初中是學生培養藝術審美能力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對學生的音樂情感和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此,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就成為教師需要關注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音樂;核心素養;培養方式
在音樂學習中,學生要培養自己的音樂情感、掌握音樂知識以及學會鑒賞音樂。但是,應試理念的影響依舊廣泛,在中考的壓力下,學生會將精力過多地分配給文化學科,而音樂鑒賞的時間很少。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生沒有機會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更不要提音樂能力的提升。所以,為了有效改善這樣的學習方式,本文就對初中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進行探討。
一、展示音樂背景,幫助學生發現美
音樂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不同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語言。在傳統的音樂鑒賞中,教師會為學生播放教材中的音樂內容,讓學生欣賞和理解,卻沒有將音樂的創作背景以及音樂創作者的內容展示給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生只能聆聽音樂內容,不能發現音樂中的美,音樂核心素養也無法有效提升。因此,在音樂鑒賞中,教師要為學生介紹音樂創作背景、創作環境、音樂的發展以及不同風格的音樂特色等方面,讓學生感受、理解、欣賞音樂。能有效發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以學習《七子之歌》這部分音樂內容的教學為例。在鑒賞音樂之前,教師從互聯網中搜集一些與本節課有關的內容。如,《七子之歌》的創作者、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等。在音樂學習中,教師將這些音樂背景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欣賞并感受。相比較為學生直接欣賞音樂,這樣將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興趣有了明顯的提升。并且,學生掌握了背景知識,對音樂中情感的理解程度會更深刻。運用這樣的方式,將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能更好地喚醒學生的音樂注意,達到音樂內容與思想的理解,獲得情感體驗,還有助于學生美的發現。
二、創設音樂情境,幫助學生感受美
人的興趣使然是學習、生活的重要因素。當學生擁有了學習樂趣,學生才會在心理的驅使下,主動學習、積極思考、記憶知識。情境學習是一種生動的學習方式,通過創設一定的生動實境,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趣味、易于掌握的動畫,學生能夠有效記憶。并且,創設音樂情境的教學方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因此,在音樂學習中,創設音樂情境,將學生引領到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美,提升自己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例如,以學習《天山之春》這部分音樂內容的教學為例。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通過欣賞音樂來了解新疆地區的藝術生活和特色。對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來設計教學內容。在音樂學習中,教師將提前找好的材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觀看新疆地圖、播放新疆風光的視頻以及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音樂和舞蹈。學生直觀感受到音樂教學,有效發展了自己的興趣,學生也愿意加入到學習活動中,積極思考和感受音樂。運用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音樂學習內容聯系起來,學生的經驗也會轉變為對應的知識能力,既感受了音樂美,還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三、設計音樂問題,幫助學生理解美
在教學中,問題是求知欲的來源,問題能夠讓學生積極進行自主探索,從而提升音樂思維。因此,在音樂學習中,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設計音樂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不斷思考、探索,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美,提升音樂欣賞能力。
例如,以學習《鱒魚(第四樂章)》這部分音樂內容的教學為例。在欣賞《鱒魚(第四樂章)》音樂欣賞之前,教師為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在這首鋼琴曲中,有幾個樂段組成?你能從這首樂曲中,聽出有多少個樂器?能不能分別說出來?當聽完這首樂曲之后,樂曲中的情緒有沒有打動你?你對這首樂曲有哪些想法?可以是相對作者說的話、對樂曲說的話。聽完這段音樂之后,在你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場面?欣賞完整首樂器之后,帶給你怎樣的心情?”當教師為學生提出問題后,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來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當中作者想表達的情感。通過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音樂欣賞的時候,進行自我思考,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整體提升,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音樂美,還實現了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音樂學科是可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新意識的重要學科,對學生未來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樂學習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情,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展示音樂背景、創設音樂情境、設計音樂問題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生興趣得到有效發展,也愿意加入到學習活動中,保持對音樂學習的動力,實現音樂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亮.課堂變革以“核”為貴—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變革思考[J].北方音樂,2018,38(17).
[2]彭雙印.核心素養視野下音樂教育教學實施策略[CJ].當代音樂,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