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聰聰
摘 要:核心素養下,學生力求學習的自主高效,為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做好學生知識重生的構建,實現學生對于學習的心動,在此基礎上采取行動,以便收獲激動的成果。實現英語學習的良性可持續循環,幫助學生獲得核心素養所要求的目標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 高效課堂
時代的車輪推著教師向前行進。在疫情期間,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時間緊任務重所帶來的壓力,迫切需要學生實現學習效率的高效提升。核心素養告訴我們要重建教學關系,提倡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為此我們要先掌握學生學習的現狀。五階段教學理論指出4-6年級學生的狀態是基本依靠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調整時間,教師講與學生學各占50%的時間,抓住學生學習特點,努力把模式構建起來。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對個別學生的認識要分兩步走:找到現在區域,發展到潛在區域,尋找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1 心之所向,有跡可行
教師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產生心動。教學過程里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后,讓學生能夠行動,學生每次完成任務以后都非常的激動,就像成功了一樣。在英語作文寫作中,對于讓教師頭疼的班級,布置任務夸張點,不會寫單詞的寫字,不會寫字的寫圈。這個一層層不斷貼近學生程度的設計,就是最近發展區,這個發展區就是讓學生心動,激動,行動。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平日課堂的流程,要教的有效,要從以下步驟中去思考:先進行學案設計,學案編寫,小組構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當堂檢測,評價反思,鞏固提升。教師與學生各有任務,教師首先是要根據教學需要創設情境,通過目標的形式,告訴學生今天怎么做。學生的任務是明確目標以后,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觀察指導;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管理指導;學生成果展示,教師引導評價。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學關鍵的技術支撐——學情調查。做好學情調查,就是要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制定一個線路圖,讓學生能夠沿著導學案走下去,讓他能夠行動。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學習也很關鍵。核心素養提倡學生的小組學習,但是學生基本任務完成的方法,手段,如果沒有檢測是無法確定的。這是我在一次試課中,我師傅給我提出的致命的問題“學生到底有沒有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呢?”教師不應該僅僅小結一下就下課了,我們要有科學的教學模式。
2 模式為底,有跡可循
有個模式教學才會井井有條。做到這些就要實現教學模式化,學習課程化,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創新做事。縱觀學科核心素養,模式的標準是:目標,層次,合作,趣味。這就體現了它的作用,激起動機,激發想象,緊扣大綱,開拓眼界。比如6年級畢業考,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教學中就要更注重學法,培養能力。面向全體,層次多樣,力求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在知識方面盡量做到:問題層次化,問題情境化,問題生成化。實現以目標為引導,以評價為依托的教學模式。以下棋來比喻的話,走一步看三步。我們今天的一節課就是一步棋,它會影響第二步棋,第三步棋,也就是會影響第二節課,第三節課。完成一節課的教學,必須看這個學科三年的教學。這也是核心素養所倡導的基本策略之一——整體化策略。縱觀整體,知道我們這節課要講到什么程度,要深入到什么地方,找到最近發展區是起點,找到整個三年里的位置,是目標。在目標的設定上要明確目標的可操作性。在6下的英語學習里,有一單元是了解交通規則。只說了解,學生不明白,將目標改成說出通過馬路的步驟。教學目標要讓學生能夠行動,將理解將來時用法的目標,改成解釋將來時的使用規則,使教學目標可操作可評可測。
3 點評獨到,反思成長
學生在課堂上接收的課堂評價很重要。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在于保持和遷移學生的學習結果,不同類型的目標要有不同的評價方式。陳述具體的目標,要注意它的開發和檢測。這10道題做對9道才合格,就是一個簡單的評價。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做到有不同的評價方式,達標測評,分層設計,分層練習。要求也不盡相同,循序漸進,可以將題分為:基礎題,難度題,拓展題,勇攀高峰。分欄評價方面實現: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組長評價,教師點評。評價不僅僅只是教師的事,一定要發揮學生的作用。四個評價,教師的評價只是占了四分之一。高效的結果在于落實的程度,學習方面要求有發必有收,有收必有改,這個事情在平日很難做到。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發動學生,這個改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基礎題的批改,教師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鉤。同桌之間,互相批改,幾分鐘做到的事情,教師自己獨自干到疲倦。對于評價,我們要達到每次評價標榜出來,有記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分列清楚。把每次得到表揚的組張貼出來,比如,第三周信心小組,組長某某。評選第三周勤奮之星,參與之星,點評之星,展示之星,希望之星,要讓學生感到激動。
問題反思,才能促成長。每節課考慮以下問題:每節課學習目標制定是否清晰,適當;最近發展區是否有找到;教學設計是否能夠引發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試題的時候,能不能檢測到他的有效效果;目標與教學評價的一致性怎么樣?在這些思考之上我們的教學才能更進一步的提升。
教師職業生涯30有余,一層一個階梯: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教育家型,展望未來,若終其一生只做一名教書匠型的教師是不是太灰溜溜了,年輕無極限,有夢就去追,高效課堂,持續探索中。
參考文獻:
[1] 劉佳.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206.
[2] 陳勇.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