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興秀
摘 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核心素養中完成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的能力,英語的綜合能力運用是聽讀寫說用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對閱讀教學的創新,促進對于學生的綜合培養,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設計,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在知識能力的學習中,強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的塑造。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教學創新
1 引言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學生知識能力的學習,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對于學生思維結構,語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在創新教學中,教師應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的參與,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而言,自主性和主動性是最重要的兩點。
2 分層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的閱讀深入
在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就是學生從字詞句段文的深入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分層閱讀教學的形式,引導學生突破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1],教師可以將閱讀內容進行拆分,以內容主題銜接各部分內容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學了解基本的單詞詞匯,對文本內容進行快速閱讀,這樣可以讓學生重點提煉出重要的詞匯信息,了解文本內容的大意,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細讀的形式,對文章結構進行劃分,體會單詞構成的句型結構,語法在長句中的運用表達,讓學生從單詞到句子,句子到段落,段落連接文章的學習,最后引導學生進行精讀,對于文本知識結構進行梳理,以主題單元將整體內容相互銜接,促進學生對于閱讀的深入,在這樣的分層閱讀中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從淺層到深入,從簡單到復雜的學習,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分組閱讀教學,合作交流學習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之間的思維差異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認知學習的差異,教師可以采取分組閱讀教學的形式,在合作交流學習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互助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發揮學生的合作學習優勢,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以及成績進行科學化的安排的安排,在分組學習中,塑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從自主學習培養提升到互助學習之中[2]。例如在“ What would you like?”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優勢對文本進行分組閱讀,小組成員對單詞,句型,結構,語法,主題進行分工閱讀,隨后進行交流學習,在多角度的思維交流中,可以拓展學生思維發展,教師也可以將重點和難點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知識點的突破,在合作交流中,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和歸納,并且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成果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補充,并給于積極的評價。
4 激發興趣,情景閱讀教學
對于小學生而言,思維認知尚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單一的刻板化閱讀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技術媒體,對于文本的閱讀學習以更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現,內容的視頻化,單詞的圖片化,交流動畫的形式吸引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抽象的學習轉化為直觀的認知,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情景教學,將閱讀教學轉化為情景對話的設計,同桌之間進行對話交流的形式,促進學生閱讀深入,以及口語的表達運用能力[3],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一演,練一練的形式,將文本內容還原成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對于文本具有直觀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容易理解文本的內容,利用技術媒體創設多樣化的情景閱讀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口語的表達運用能力。
5 問題導學,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課堂提問的問題導學,在對話設計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將重點內容的學習融入到問題設計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學習,在閱讀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例如在“How can I get there?”一節中,教師在課前進行問題導學,How can you find your destination without a map?? 學生進行回答之后,繼續提問,How do the people in the story finally find their destination?學生根據閱讀教學中,進行回答,By asking the way, we finally found the destination 。內容閱讀學習的重點就是掌握和運用問路的過程中的Where is the…?重點句型,以及表述方位的單詞near,next,to,behind,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的形式,在問題中,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探究。
6 拓展課內閱讀,讀寫訓練相互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拓展課內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將閱讀學習的素材進行積累,促進對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想要提升閱讀教學的成效,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化閱讀和個性化閱讀,積累深厚的知識底蘊[4],提升學生的文化基礎,在課后的閱讀拓展中,摘抄美言美句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促進學生之間的知識積累,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讀寫訓練結合形式,讀是英語學習的輸入過程中,對于句型,語法,單詞,結構的整合學習,而寫作是英語學習的輸出過程,從字詞句段文進行主題的架構,句型的使用,單詞的準確表達,語法的合理運用,最后在寫作中進行英語的綜合能力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將讀寫相互結合,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將輸入閱讀理論學習和輸出寫作實踐運用相互統一,促進學生的的實踐運用能力,而寫作也可以不限題材,對話設計,英文短詩,記敘文體,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7 結束語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提升閱讀教學中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通過教學設計和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以學科素養實現對于學生的綜合培養,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冉馮艷,陳玲,陳鳳平.小學英語課堂跨學科文化滲透的方法與策略研究[C]// 0.
[2] 王倩倩,許元勇.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應對策略 ——以安徽省S市D縣為例[J].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3).
[3] 孫婷玉. 小學英語文本解讀的視角——以“ Prince Nebis Ring(1)”為例[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9(9):8-10.
[4] 趙燕萍. 小學英語SSAT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9, 000(0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