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霞
【摘 ?要】當前在我國農村地區,幼兒園教育得到了一定發展,很多幼兒機構目前的教育狀況和資源也有了較大的進步。而家庭教育,是每個幼兒必不可少的,對幼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國農村幼兒園家庭教育的開展一直以來都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需要進行有效的教育指導,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
近年來,學前教育事業迅速發展,農村地區和城鎮地區之間的幼兒教學差距也在逐漸縮小,作為學前教育的兩大陣地,幼兒園方面和家庭方面都承擔著不容推卸的教育責任。城鎮地區幼兒園教育發展較快,家庭教育相對穩定,而農村地區的幼兒園家庭教育,則存在很多不利于幼兒發展和成長的不確定因素,正對幼兒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一、農村幼兒園家庭教育現狀
(一)教育觀念發生轉變
一個家庭的教育觀念,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進入城市打工,有了更開闊的眼界,也見識到了更多物質文化生活,相應的,一些教育形態和理念也就逐漸對人們產生影響,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開始注重對孩子的塑造和教育。受城鎮化教育的影響,很多農村家庭開始對自己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都有了更嚴厲的標準,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幼兒會更加注重自己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在學前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過度地要求幼兒的成績,反而很容易在引導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久而久之,幼兒的品德問題和個人性格都會受到影響。
(二)家長教育能力不足
在農村幼兒家庭教育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家長很尊重教師,讓自家的孩子在學校聽教師的話,不許給教師添麻煩。但這背后存在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如今農村地區留守兒童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幼兒由自己的爺爺奶奶撫養,爺爺奶奶雖然能夠照顧幼兒的衣食住行,卻對教育方面顯得非常吃力,正是因為教育能力不足,因此把太多的教育責任和教育任務都放到了幼兒教師身上。這樣一來,幼兒的家庭教育方面會有所缺失,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如果沒有家長的陪同和呵護,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都將變得更加艱難。
(三)家庭教育“小學化”
家庭教育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源于家長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能力,在很多農村地區,家長的知識水平普遍偏低,很多農村家庭的教育都有局限性。部分家長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曾經未能獲得太多知識,在文化方面有所建樹,所以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校好好學習。在這樣的認知和教育意識下,這些家長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智力能力,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過多的詩詞、漢字、加減法,卻忽視了對孩子觀察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幼兒家庭教育變得“小學化”,屬于幼兒本身的學習內容和潛力并未得到開發和啟示。
二、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實施對策
(一)組織開放日活動
很多農村地區對于學前教育本身的含義和內容缺乏一定的認知,覺得幼兒園不過是個讓教師幫忙看孩子,教一點簡單知識的地方。因此,促進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理解和溝通是必需的,教師可以在幼兒園內組織開放日活動,讓幼兒帶著自己的家長走進幼兒園,近距離地參觀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讓家長通過實際參加學前教育,了解幼兒在這里都做些什么,通過切實的體驗,教師可以更好地給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建議和指導。
(二)召開家庭教育討論會
定期召開家庭教育討論會,是一種由家庭方面向幼兒園方面發出教育信息的活動。家長可以在討論會上交流和表達自家教育中的一些心得和難題,對一些如何更好地培養幼兒綜合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問題進行討論,對于各家庭之間存在的不同情況和因素進行總結和歸納,幫助家長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也一起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和教育難點。家庭教育討論會的召開十分必要,不僅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還有助于教師對幼兒產生更深的理解,在學前教育中更加具有針對性。
(三)開展家庭教育講座
開展家庭教育講座,聘請一些教育學專家,定期進行講座,宣傳學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講述一些有效的育兒方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道德發展特點、常見疾病等,教會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玩具,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應當做出怎樣的反應。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各自應當擔任什么樣的角色,怎樣跟孩子溝通他們才會聽進去。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可以充分提升家長對于幼兒教學的認知能力和教育水平,還能夠有效普及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關注對幼兒的家庭教育。
綜上所述,在農村幼兒家庭教育中,教師應當多和家長溝通,對幼兒的家庭情況進行考查和研究,從幼兒發展本身出發,與家長共同努力,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讓農村地區的幼兒同樣可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全面改善農村家庭教育現狀。
參考文獻:
[1]孟繁慧,王卓,魏巧燕.農村幼兒園對家庭教育指導的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