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廣的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了我們國家現階段的一個熱點話題,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提出音樂課程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度。音樂作為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等各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經過以往的教學經驗明顯可以看出,傳統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教學需求,導致了教學有效性難以獲得有效提升。所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探索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以期推動教學效果提高,本文就基于多元化方式的小學音樂教學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多元化方式;小學教育;音樂教學
音樂是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通過有效的音樂學科學習,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自身審美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對于其日后的綜合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當前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導致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難以獲得有效提升。所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綜合方面出發進行思考與分析,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優化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
一、開展多樣化的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比較活潑、好動,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綜合發展特點,實施多元化的活動,那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參與相關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強化自身綜合能力。鑒于此,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發展特點實施多樣化的活動,強化學生音樂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掌握程度,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老爺爺趕鵝》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在課堂中根據不同學生的特征、興趣等引導其進行了分組,讓學生們欣賞了這首音樂作品,促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感知與體驗。然后,筆者再讓各小組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與理解,伴隨著這首音樂作品進行了編創舞蹈動作的活動,促使學生們能夠在這種有趣的活動當中更加積極的進行探討、分享等,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作精神。最后,在各小組創作完成之后,筆者讓他們依次上臺進行了表演,筆者則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各小組鼓勵與表揚,進而培養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如此一來,在這種多樣化的學習活動當中,學生們充滿著興趣,并且推動了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中,由于大多數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在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只能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同時限制了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氛圍也比較低下。所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音樂,同時為學生帶來多元化的音樂學習體驗,增強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貝殼之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借助現代化電子產品,搜索了關于各種各樣貝殼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并且配上了相關的音樂,將這些整理、歸納,制作成了精簡的微課視頻。然后,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了多媒體的方式將微課視頻展示了出來,這樣有趣的模式很好的實現了課堂導入,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也有著比較強的學習興趣,構建出了一種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強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促使學生能夠再音樂課堂之中進行更加積極主動的探索與思考。與此同時,筆者及時讓學生們欣賞了這首音樂作品,促使學生能夠在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畫面感,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三、強化學生自主學習
新的教育改革之中強調了,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獨立學習,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在這一階段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比較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導致了其知識理解程度難以深入發展。鑒于此,教師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提高,促使學生在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強化音樂知識掌握程度,加深學生的理解,并在無形之中實現實際教學目標,推動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蝸牛與黃鸝鳥》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們在課堂中欣賞了這首音樂作品,并且通過筆者的講解,讓學生們體會到了這首音樂作品中表達的內涵,強化了學生的理解與學習效果。然后,筆者為了有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展開自主學習,筆者為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即鼓勵學生們進行大膽的想象,對這首音樂的歌詞進行編創,對于學生而言,這一學習方式不僅為其創設了民主、寬松、自由的氛圍,更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自信心,促使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獲得了進一步的提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等,這對于學生以后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模式,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孟金菁.小學音樂教學創新有效策略淺析[J].北方音樂,2017,37(05):212.
[2]唐宏莉.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5,35(20):86+88.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第一完全小學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