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科目,知識具有典型的抽象性與復雜性特征,以至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樣各式的錯誤,“融錯”則是把教學中遇到的錯誤,通過恰當手段融合成有效教學資源的一種藝術。文章以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融錯”藝術為試論對象,同時制定出部分恰當的對策,推動整體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融錯藝術;效果提升
在初中教育體系中,數學教學較為特殊,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與認知水平等均有著較高的要求,雖然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不過要用到特殊的處理方法,教師不能一味地逃避,或者指責,而是要正確認識錯誤,合理采用“融錯”藝術,把錯誤當作一類極具價值性的教學資源對待,幫助他們掌握一些糾錯方法與技巧,使其減少后續學習的出錯率。
一、 科學把握融錯起點,包容欣賞學生錯誤
針對初中數學教學而言,學生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教師運用“融錯”藝術時,要科學把握“融錯”的起點,充分認識到他們犯錯屬于正常現象的一種,學會包容與欣賞,明確這是一類既寶貴又特殊的教學資源,形成“錯即錯”的心理態度。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突破以往應試教育理念的牽絆與束縛,全面、深入的解讀新課程目標,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導向,每當學生出現一次錯誤,就要當作是一個新的教學發起點,在欣賞與包容中理解他們,使其同樣欣然容納與接受自己的錯誤,辯證地看待,并積極改正,慢慢增強學習自信。
二、 做好融錯中點工作,推動學生進步成長
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引用“融錯”藝術時,教師需清晰認識到錯誤的特殊性,有效利用錯誤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產生“錯非錯”的觀念,做好“融錯”的中點工作。具體來說,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當發現學生出現錯誤時,應該分析和尋找產生錯誤的原因,而原因也是多元化的,可能是內部原因,也有可能是外部原因,無論是何種原因,都要引領他們找到犯錯的根源,使其有效避免二次錯誤的出現。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錯誤以錯施教、順錯而導,推動他們在錯誤中更好的進步與成長。
此時,在講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過程中,本節課主要帶領學生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幾個條件,包括“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斜邊、直角邊”等,使其體會怎么探索和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問題,讓他們理解、掌握與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當學習完教材內容后,由于教材中安排的大部分習題都是證明題,教師可從這一視角切入設計反思、探究環節,增設一道例題:已知兩個三角形分別是△ABC和△DEF,其中有兩條鄰邊相等,而且兩個相鄰邊中的一條邊所對應的內角也相同,嘗試判斷這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組織學生一起思考和研究,可能會錯誤地使用“邊角邊”這一定理進行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不過教師可以強調使用“邊角邊”定理的條件,使其發現題目和定理之間的不同,認清個人誤區且糾正,幫助他們鞏固強化知識。
三、 有效落實融錯終點,學生正確對待錯誤
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采用“融錯”藝術時,教師既要把握好起點與中點,還需有效落實終點,以“錯仍錯”的態度對待錯誤,雖然錯誤無法避免,關鍵自己怎么對待、處理和解決錯誤。由于初中數學知識與小學相比深度、難度與廣度有著明顯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不會出錯,原因是他們的各項能力均是循序漸進的發展,受能力知識不足與認知水平薄弱的限制。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采用“融錯”藝術時,應當教導學生正確對待錯誤,重點是帶領他們分析錯誤成因,使其學會修正錯誤,從而發展創新思維。
四、 堅持剛柔并濟原則,積極發揮融錯價值
因為數學屬于一門極具探究性的課程,學生出現錯誤本身就是一個既普遍又正常的現狀,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面對這一情況時,要堅持剛柔并濟的原則,即為以一顆平常心對待錯誤,既不能過于松散,又不能特別嚴厲,讓他們波瀾不驚的應對錯誤,使其體會到這既是一種正常現象,還要格外關注,這就是對“融錯”技術的巧妙運用。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把握好寬容和批評之間的關系,以免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傷害,積極發揮融錯價值,使其認識到錯誤其實不可怕,只要改正即可,推動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
五、 利用融錯承認錯誤,幫助學生認真糾正
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產生錯誤時,教師要做的是以不傷害他們為前提,利用“融錯”藝術使其勇于承認錯誤,起到督促的作用,讓學生認真參與到糾錯中,準確的處理錯誤。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應靈活利用“融錯”藝術承認學生出現的錯誤,以坦誠的方式來代替傳統以往的掩飾行為,這樣會產生更佳的效果,使其清晰認識到自己為什么會出現錯誤,找到根源所在,從而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自我糾錯,發揮出“融錯”藝術的作用,助推他們全面發展,形成糾錯意識。
六、 合理運用融錯藝術,指導學生規避錯誤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雖然學生身上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錯誤,這為深入教學提供不少優質資源,要想更好地運用“融錯”藝術,教師要合理運用,不能讓他們的錯誤大量的擠壓在一起,需把握好機會,在恰當時機引領亮相,借機引爆錯誤,使其更為警醒與重視自己是否存在類似錯誤,最終實現再次思考、理解,升華整體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合理運用融錯藝術,根據具體知識要善于制造一系列錯誤“陷阱”,引導學生先“走進去”,使其再不自覺地顯露出自己的錯誤,然后指導他們掌握規避錯誤的方法。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充分發揮出“融錯”的藝術性作用,把學生的錯誤當做一種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從多個層面出發把握好“融錯”藝術,使其在錯誤中成長,使他們不斷完善自己,最終改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具太.淺談初中數學糾錯教學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15):70.
[2]王莉.如何培養初中學生數學糾錯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4):43.
作者簡介:李建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