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
摘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教學工作正在不斷優化與完善,教師在為學生提供專業化教學的同時,還要落實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的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以至于學生不能深入理解和處理數學問題。文章圍繞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徑展開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抽象能力;提升途徑
一、在數學概念和公式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
教師可以在數學概念和公式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數學教學中包含抽象的數學問題,并且一些數學問題中還涉及數學概念和公式等,通過深入地分析和了解各種概念和公式,直接展示出事物內部和外部的關系,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涵,這一過程體現出了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對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從數學概念和公式教學的過程引導學生開展專業化的學習,全面地掌握提煉、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形成良好的抽象能力。

二、在觀察和比較中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
只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形象化處理,才會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優勢,將各種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全面理解和吸收數學知識,最終形成良好的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A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2(必修)》(以下統稱“必修2”)“異面直線”這節課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不直接告訴學生異面直線的概念和含義,而是先為學生介紹異面直線的整個發展流程及其適用范圍,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然后教師再進一步為學生列舉出與異面直線相關的案例,并讓學生觀看事先準備好的教學模型。通過讓學生自主觀察模型與實際案例兩者之間的聯系,從而獲取其中存在的關鍵信息,讓學生在觀察和分析的過程中提升抽象能力。
三、在類比和聯想中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
數學學科具有嚴謹性和完整性的特點,數學知識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類比和聯想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讓學生全面內化數學重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開展創造性學習。

四、在引導和主動參與中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合理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相互溝通交流,從而發展自己的思維,讓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提升抽象能力。
例如,在教學必修2“立體幾何”相關練習題時,由于立體幾何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教師先讓學生在小組中研究、討論,從而獲得多樣化的解題思路,然后再解答練習題,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
五、結束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意識到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抽象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為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和系統性的特點,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會讓其主動思考、解答數學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對數學學習產生正確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要求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抽象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基金項目:2019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提高藏區中學生生物學識圖能力的方法策略研究(WW[2019]GH191)。
參考文獻:
[1]孔令純.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途徑探析[J].新校園(中旬刊),2017(4).
[2]吳道健.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抽象探究[J].考試周刊,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