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娟
摘 要:高中數學對高中生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正確的數學教育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全面發展。探討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策略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實踐性的學科。數學不僅是一門考試學科,還是一種訓練學生思維邏輯的工具,更是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工具。從專業知識領悟上說,數學核心素養不僅是指掌握數學應用的基礎知識、解題方法、理性邏輯思維、數學意識等,還要在此前提之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勇于提出問題,理性思考問題,善于解決問題,隨機應變。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需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根本,培養學生理性的思維邏輯,使學生靈活地將知識加以現實運用,學習規范的數學語言,善于表達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充分表現出良好的數學素養。
一、自主學習,學生主體
高中階段學生有了基本的文化素養,有自己的思維邏輯方式,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在學習新的知識時,給學生提出預習問題,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要學習的知識,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提出、思考、探索、解決問題,在此之后,教師總結學習方法,正確梳理知識脈絡,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邏輯,并且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課題時,教師要求學生自主學習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還要了解頻率的意義,以及頻率與概率的區別。在了解這些基本內容之后,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的隨機現象,然后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實驗,開展“擲骰子”“擲硬幣”“摸彩球”等簡單的概率游戲,讓學生組隊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并針對實驗報告展開小組討論。通過這些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概率問題,讓學生體會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頻率的穩定性,掌握概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在此之后,提出創造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且總結教學知識,讓學生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是可以比較的,掌握概率的意義。
二、精準教學,文化滲透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最重要的是在數學教育中充分滲透數學文化。要在數學教育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首先要求教師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基礎,改進教學方法,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了解基礎知識相對應的內在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由于受傳統教育文化的影響,學生高中三年會抓緊一切時間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從而踏進自己理想的大學。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階段,會更加重視掌握基礎知識,靈活運用應對考試的方法,把學習的重心放在取得好成績上。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師要貫徹落實改革要求,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明確高中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意識到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終身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習“直線的方程”這一課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直線與方程之間的關系,還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直線可以用方程表現出來,深入理解這其中的數學文化。教師應該在講解方程知識之前,提前向學生講解直線方程的發明、發展歷史,還可以貫穿直線方程理論形成與發展的典故。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直線方程的研究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掌握直線方程的相關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實踐為主,理論為輔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國教育事業很難取得實質性進步。在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數學本身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但是二者并不沖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切實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國家培養社會型人才。
例如,在學習“傾斜角與斜率”這一課時,教師要創造實際的數學情景。“想要知道一個山坡的具體坡度值,該如何解決呢?”學生可以通過所學的知識,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深入思考、組隊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一個問題逐漸突出“教育最終給人留下來什么?”這是歷代教育工作者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理論知識,學會應對應試教育的考試方法,還要學會如何適應社會發展,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維邏輯方式,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現代教育事業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與此同時,更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教育品質,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將數學知識從理論轉化為實踐。并且要不斷探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高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