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輝
◆摘 ?要:學習語文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提高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小學生正是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通過進行有效的閱讀,能夠豐富語文素材,積累更多的詞匯與句子,為今后的寫作以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理解提供較大的幫助,故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本文就此展開詳細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教學;學生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更加高效,也更加便利。當然,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下很大的功夫,更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精力。學生要先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再慢慢愛上閱讀。只有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并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才能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1研究意義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且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跟問題相關的詞語和句子,幫助學生抓重點詞語、句子,讓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要讓學生學會抓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通過課文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帶著問題去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根據課文描述的畫面,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制作教學課件,為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畫面和流露出的感情。教師一定要注意,在進行教學時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帶領學生學習過一遍后,學生學會預習方法,再對學生進行下一步的閱讀能力培養。教師抓住課題進行審題指導,在閱讀訓練中,教師可以反復訓練學生辨析課題、抓重點,讓學生通過訓練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學習了新的基本讀書方法,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要注意關于課后的問題才是重點,同時也是解決教與學的關鍵所在,鉆研課后問題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鑰匙,所以教師要重點教學生認真鉆研課后問題。
2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2.1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引導下可以完成有關的閱讀任務,教師要以課本閱讀為主,結合其中的難點以及重點設計教學目標。要注重對學生的文字功底進行加強,且需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提升其積極性。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基礎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可以依據他們的年齡需求,注重對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從不同的方面進一步對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自我探究能力進行培養,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除了要和教材相符之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2激發閱讀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只有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學生才能夠主動學習,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興趣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閱讀材料的興趣,激發學生深入探究和閱讀的欲望,轉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消極的心態,切實發揮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橋梁和媒介作用,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起來,以此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但是,對多媒體技術,教師要合理運用,不能隨便濫用,否則,是不會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任何幫助的。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圖片和視頻來展示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真實、動感的畫面用心感受閱讀的魅力,促進他們的閱讀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課堂教學的環境和氛圍,還能讓學生慢慢對閱讀產生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
2.3培養閱讀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除了要靠基礎設置之外,教師還要從教材中挖掘資源,運用教材中豐富的素材,對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方法進行培養,讓他們能夠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進而讓他們能夠高效地進行閱讀,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還要注重用興趣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閱讀信心,把握閱讀技巧,讓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閱讀文章,把握文章內涵,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2.4小組合作教學方式
小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往往熱衷于參與各類富有趣味性的活動。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應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來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通過科學的教學策略來有效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情緒可以得到充分的釋放,促使師生之間更好的配合,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5多渠道培養模式
首先,教師應該針對語文閱讀積極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也要注意活動的難度。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加深記憶和理解。其次,要對學生的閱讀內容進行多渠道的延伸,在課堂上培養一些基礎的閱讀習慣之后,要讓學生在課下對一些優秀的國內外名著,以及各種歷史、地理、故事書籍進行閱讀,教師可以對學生推薦一些閱讀的目錄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自由的閱讀,不僅要注重閱讀數量,也要注重閱讀的質量,在閱讀之后要對優秀的素材進行搜集,記錄一些優美的語句,讓學生在未來的寫作業、演講中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讓學生掌握閱讀的能力,提高閱讀的興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加強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給予相關的重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讓學生發揮其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閱讀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其閱讀表達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對于學生的詞句訓練,培養其正確閱讀方法,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梁仕容.如何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淺談低年級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05).
[2]馮利英.淺談教師科研能力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
[3]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