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運年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標準、規范的計算機實驗室成了高職院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眾多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探索,思考如何構建“綠色計算機實驗室”,以期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云計算技術屬于一種計算機技術,云計算技術進入校園后,對構建綠色計算機實驗室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從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建設現狀開始分析,重點探討云計算技術在構建綠色計算機實驗室中的運用,希望進一步提升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質量,為學生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高職院校;綠色計算機實驗室;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7;TP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1-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計算機技術與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融合越來越深入。除了計算機專業外,眾多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工作,例如文學專業、財經專業、藝術專業等,也都開始運用計算機技術優化教學模式。以計算機技術為載體的教育教學工作,大部分都是在計算機實驗室完成的。因此,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們的學習體驗,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成效。近年來,在我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使得計算機實驗室開展的實踐教學越來越多,承擔的教學責任也越來越大。在這種趨勢下,積極探索“云計算技術”在構建綠色計算機實驗室中的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
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建設現狀分析
(一)計算機實驗室建設中各方面投入存在不足
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需要定期更新和補充一些信息化設備,由此會產生一些必要的費用。當前,有些高職院校的領導并不注重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缺乏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必要投入,導致計算機實驗室的設備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狀況。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相關設備的先進性,直接關系到計算機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有些高職院校在開展計算機實踐課程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遭遇一些學習困境,例如計算機運轉慢、鼠標操作不靈活、計算機系統落后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1]。長此以往,學生對計算機實踐課的期待就會越來越小,不愿意主動地投入到計算機實踐學習中。因此,在構建綠色計算機實驗室的過程中,需要高校領導和相關教職工的大力支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二)部分計算機實驗室沒有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比較有些高職院校不重視計算機實驗室建設的情況,有些高職院校則過于推崇計算機實驗室建設,采取了一些并不實用的計算機實驗室建設策略。舉例來說,為了更好地開展計算機實踐教學,有些高職院校會專門針對某一個專業學科來開設計算機實驗室,專門為這個學科的教學工作服務,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很少會使用到這個計算機實驗室。這樣的計算機實驗室,雖然在開設之初使用目標很明確,但在實際情況中,這樣的計算機實驗室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處于閑置狀態。由此可見,專門針對某一個學科而開設的計算機實驗室,在運作的方式方法上,還有待改進[2]。如果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實驗室的作用,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畢竟,高職院校在開設計算機實驗室的過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作為新時期的計算機實驗室建設者、管理者,應該盡量讓每一個計算機實驗室實現資源的最
大化利用。
(三)計算機實驗室的課程設置欠缺科學規劃
當前,不少高職院校都開設了計算機實驗室,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真正可以開展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機會并不多,學生在計算機實踐學習中,取得的學習成效也并不理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具體來說,主要有這些方面的原因:第一,有些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計算機實驗室,但實驗室內部設備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隨著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這種計算機實驗室“學習設備不足”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少高職院校在計算機實踐課中,都是三四個學生共用一臺計算機,學生需要輪流操作,平均一節課下來,有些學生只能在計算機上操作幾分鐘,難以獲得很好的學習成效;第二,有些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對待計算機實驗室的相關設備,缺乏一定的維護、保養意識,基本上只要有學生來上課,計算機實驗室就會一直處于運作狀態,每一臺計算機設備都得不到應有的“休息”[3]。在這種超負荷的運作狀態下,計算機實驗室的設備損壞率就會比較高。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是計算機設備不夠用,學生就越搶著要上計算機課,學生越搶著上計算機課,計算機設備就會損壞的越多,可以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就會越少;第三,有些學生在計算機實踐學習中,需要有一個周期性的學習規劃,比如說,今天學習了1/3的內容,在第二天可能需要及時補充剩下2/3的內容,但由于有些高職院校不注重計算機實驗室的科學規劃,設置的課程過于緊湊,導致計算機實驗室基本沒有空閑的時間,學生無法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周期性
學習任務。
二、云計算技術在構建綠色計算機實驗室中的運用
(一)云計算技術“多對一”服務? 高效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針對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投入不足的問題,可以從這些方面去改進:一方面,高職院校的領導和教職工要充分重視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給予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定期補充和更新一些信息化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優質的計算機實踐學習環境中,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另一方面,由于每個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有些高職院校可能短期內沒有辦法改善現有的計算機實驗室硬件條件,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呢?云計算技術的出現,給高校教職工帶來了新的啟發。由于計算機設備、系統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也許學生解決不了,但相關教職工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因此,在計算機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云計算技術,為學生提供答疑解惑的服務。有些教職工可能會擔心,如果有多個學生同時提出疑問,該怎么處理呢?會不會處理不過來呢?怎樣差異化地進行處理呢?……其實,運用云計算技術,教職工是可以在線上做到“多對一”服務的,解決問題的效率非常高,基本上不會存在應付不過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