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雯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至關重要,在教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班主任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教學當中,這樣更利于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發(fā)展。班主任是學生的引導者,在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活動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針對性教育。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素質;班主任工作
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健康,更是指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對于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現(xiàn)在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國家需要的不僅是高素質高質量人才,更需要的是心理健康,能夠正確運用技能的全方位人才。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小就進行教育,班主任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班主任要對班里面的學生表現(xiàn)應該密切地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有問題應該立即解決,善于總結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及時地進行疏導。
一、當前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厭學心理
學生當前的厭學心理大多數(shù)都是由于外界壓力造成的,在現(xiàn)如今的教育趨勢下,大多數(shù)家長和老師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學習成績一旦出現(xiàn)下降,面對家長的質問,難免會出現(xiàn)焦慮心理。學?,F(xiàn)在的學習進度安排得都非常緊,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多學點,會給學生報課外輔導班,學生本身在學校學習已經夠累了,放學之后還要先去輔導班進行學習,十點睡覺都是屬于比較早的。在這樣的壓力下,學生沒有時間去設置自己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任課老師安排的家庭作業(yè)有時候也不能按時的完成,這種現(xiàn)象很可能讓學生產生心理落差,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孤僻心理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一些學生是在縣城里面長大的,就近原則,就在縣城里面上學了,有一些學生是在農村里面長大的,但是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讓學生在縣城里面進行上學,并且選擇全托制。這些在農村里面的孩子和在縣城里面的孩子想法是不一樣的,而且縣城的孩子表現(xiàn)得更加自信,在穿著方面看起來也更加整潔。這種事情的出現(xiàn),很容易導致縣城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玩不到一塊的現(xiàn)象,縣城孩子居班級多數(shù),農村孩子只有幾個,兩者玩不到一起,就會發(fā)生農村孩子看著縣城的孩子玩耍、交朋友。并且隨著日積月累,農村孩子與班級里面的縣城孩子產生了一定的距離感,農村孩子會慢慢地將自己封閉,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
(三)自卑心理
小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快,有些學生接受能力比較慢,接受能力慢的學生學起來就比較吃力,會在學習成績上產生一些差異,學生就會因為學習成績而產生自卑心理,會對自己進行懷疑,缺乏信心和勇氣,會在內心看低自己,認為自己起跑線就輸了,甚至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黑暗。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滲透方案
(一)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班主任應該自主性地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在每一周抽出一節(jié)課去開心理健康課堂,主要和學生們聊聊天,談談話,讓學生們說出自己最近所經歷的事情,對于一些有困擾的學生進行心理上的開導。班主任所進行的心理教育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可以給學生看心理健康教育書,也可以給學生用多媒體放一些電影,聽一些好聽的歌曲,在平時的教學中穿插一些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內容,給學生們進行詳細講解。班主任應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在心理課堂上不可過于浪費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班級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都特別樂意去參加班級活動,在班級活動中需要一個活躍的氛圍,班主任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加入到班級活動中。比如班主任首先去組織班級活動,然后再根據(jù)學生們在班級活動中的表現(xiàn)去進行分析,利用班級活動看哪些同學出現(xiàn)了反常的現(xiàn)象,對這種同學加以引導,通過活動,班主任自己參與其中,成為學生的“大朋友”,讓學生放下心中的戒備,讓學生愿意和班主任訴說,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保障。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加地信任班主任,這樣一些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最近所發(fā)生的事情、所顧慮的事情,在和班主任溝通起來的時候就變得簡單起來,班主任可以就此了解學生的情緒最近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只有學生說出這個原因,班主任才能找出幫助學生的突破口,去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班主任也要學會仔細觀察,特別是一些平時有一些心理困擾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主動進行引導、關心,其它心理健康的學生在活動中,會積極地表現(xiàn),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自信、樂觀和積極,班主任要學會引導他們之間互幫互助,針對以上這些班級現(xiàn)象,班主任要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同學及時體貼,幫助他們走出難關,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在人格培養(yǎng)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生人格培養(yǎng)方面,班主任應該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在言語、行為上影響小學生,給小學生樹立一個健康的人格。小學班主任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課時,老師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兩者相互結合起來,共同促進發(fā)展。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人格都會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班主任自己首先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在無形中去引導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結束語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班主任的重點工作,班主任不僅要去發(fā)現(xiàn)哪些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健康問題,還要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心理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樣重要,班主任不能落下一項。有針對性進行教育,在課下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幫助學生渡過難關。
參考文獻:
[1]荀麗.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30):195-196.
[2]張建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教書育人,2018,45(19):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