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錢鐘書先生的《圍城》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優秀文學作品,其最大的創作特點就在于具有較強的諷刺性。作品中,錢鐘書先生主要是通過諷刺藝術,真實地反映出對命運的無奈,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出對任性的寬容。本文從《圍城》創作中的具體表現手法和思想情感入手展開闡述,對《圍城》中具體存在的諷刺藝術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圍城》;諷刺藝術;表現手法;思想情感
作者簡介:仲曉萍(1965-),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0-0-02
《圍城》是我國著名作家錢鐘書先生的一部具有現代氣息的長篇小說,作品主要對社會中的現實主義進行批判,故事內容圍繞留學生方鴻漸的人生經歷進行描述,將戰爭年代中各大知識分子對社會現狀的無奈心境、生活空虛狀況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對《圍城》這部作品進行閱讀和研究過程中,能夠發現錢鐘書先生在對諷刺表達形式上,主要是通過創作過程中多種表達手法、思想情感的表達等與諷刺藝術進行融合,將其展現出來,不僅引發讀者深入思考,而且能夠增強該部作品的審美藝術性,為現代文學史增添了一部優秀作品。
一、《圍城》創作中的表現手法和諷刺藝術
(一)比喻手法和諷刺藝術
錢鐘書先生在創作《圍城》這部作品期間,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手法,無論是在使用明喻還是在使用隱喻手法期間,即便是小說自身的名字都具有一定的比擬性質。在比喻手法的作用下,使作品創作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其也是《圍城》這部作品表達的一大特點。比方說錢鐘書在形容陸子瀟鼻子的時候,是運用“短而闊,仿佛原有筆直下來的趨勢,給人迎鼻孔打一拳,組織前進,這鼻子后退不已,兩旁橫溢。”在這種比喻手法的作用下,不僅將鼻子簡單的比喻為某個物件,更是通過動態的表現手法,將陸子瀟的鼻子形容的更加具體,通過對此進行細致分析,能夠看出錢鐘書先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此種創作方式的文學作品,能夠從側面彰顯出作者的文學創造性。在《圍城》這部作品中,錢鐘書先生表達出了對一心想要出國人的鄙視,其將該事件比喻為小孩子長水痘,也就意味著盲目想要出國人們與沒長麻子卻想要長麻子人的心情一致,將想要出國人驕傲自大的感情精準表達出來。
運用比喻的手法秒描述小說內容,就是對當時現實生活的諷刺。在《圍城》這部小說中,蘇小姐與方鴻漸先生關系要好,但是方鴻漸先生始終都覺得不應該與蘇小姐的關系再近了,兩人之間關系就像永遠不能相交的平行線一樣,即便不會變得更遠,但是也不會更進一步。小說中無論是哪些情境,都能夠運用比喻的方式進行描述,這就是諷刺藝術的主要優勢,通過具體的內容創設出一種具有較強滑稽性的氛圍。如錢鐘書先生在對唐曉芙的大眼睛進行描寫時,同樣也是運用比喻手法,側面諷刺出自身對眼睛很大但是卻無用處的不滿,“他們就如同政治家一般”這就是一種諷刺。
(二)議論手法與諷刺藝術
錢鐘書先生善于利用議論的手法,對社會中某一個現象和事物進行諷刺,其議論手法具有較強的個人色彩。在《圍城》這部作品中,錢鐘書先生主要利用全知角度對時間和人物的心理狀況進行描述,其實際選用的語言都比較尖銳,具有較強的諷刺性。錢鐘書先生自身的知識面就比較寬廣,不僅僅體現在中國知識內容方面,更是體現在外國知識內容方面,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階段的都能夠全面掌握。其在實際進行議論的過程中,都會選用不同的手段,核心目的都是最大程度上對事物進行諷刺。《圍城》這部小說中方鴻漸自身有四年的留學經驗,其在這四年中更換了三所學校,興趣愛好也比較廣泛,但是最終其都沒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和成就。直到方鴻漸父親通過寫信的方式對方鴻漸的丈人交代了一件事情之后,方鴻漸才認識到文憑的重要性;方鴻漸買了一個假文憑欺騙他人,并為自己找了多個借口,如小說中所提到的孝敬父親和丈人借口等。
在這一故事情節中,錢鐘書先生就是將議論手法與諷刺藝術進行結合,通過對件事情的描述從側面揭露出了導致我國外交失敗的根本原因,具有較強的社會現實意義。《圍城》小說中所運用的議論手法多種多樣,不再只是局限于比較激烈的言語中,更是體現在錢鐘書的哲理思辨能力方面,在讓讀者肅然起敬的同時,也能夠使讀者深入思考,進而就能夠提升諷刺效果。通過運用議論手法,能夠將人生哲理與之進行融合,在使諷刺藝術變得更具有價值意義的同時,有效增強了錢鐘書先生創作《圍城》這部作品的價值。
二、《圍城》創作中的思想表現與諷刺藝術
(一)人生與諷刺藝術
《圍城》這部作品就是對人生進行諷刺,在文章中用“圍城”、“鳥籠”、“城堡”來比喻人們的日常生活,說是“進來的人想要走出去,出去的人想要走進來”。從根本的角度對此句話進行分析,就是想要表達“沒有結婚的人想要結婚,已經結婚的人又想從婚姻中逃離出去”,其是對命運不甘的真實反映,也就意味著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圍城。《圍城》這部作品,也同樣展現出人們需要面對的各項現實問題,每一個人都要經歷與之相同的一個社會階段。圍城是社會困境的一種典型代表,錢鐘書先手通過諷刺藝術,無情的揭露出現實的人生,運用小說中故事情節表達出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言說的痛苦與無奈。人與人之間最為親密的感情在與愛情和婚姻,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將愛情與婚姻的矛盾描述出來,詳細地闡述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比方說小說中方鴻漸與孫柔嘉在共同走進婚姻這座“圍城”之后,又想要全力沖出去,深刻地揭露了《圍城》這篇小說想要表達的主題。婚姻將愛情帶入到相應的困境中,表現出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限制,同時錢鐘書先生在向讀者表達自己內心的愿望。人生中有很多都會事與愿違,人們越是想要達到目的,就越是偏離實際。就像《圍城》中的方鴻漸經歷過多次坎坷之后,其才是漸漸的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趙辛楣越是喜歡蘇文紈,蘇文紈就是喜歡方鴻漸,而方鴻漸則喜歡唐曉芙。這種關系中都屬于單相思的范疇。這樣不同的愛情和婚姻,從本質上進行全面分析,同樣也是各個人物之間缺乏有效溝通造成的,甚至也來源于人們在受到傷害之后對外界的一些看法等。如在方鴻漸被唐曉芙拋棄之后非常傷心,在此種狀況下,方鴻漸發現自身與社會環境始終處于不相容的狀態,自己就像被隔離在社會環境之外一樣。也正是如此,使方鴻漸明白了自身并沒有被隔離在社會環境之外,而是每個人之間都存在一定差異性,也就意味著說自己走不進別人的天地,誰也走不進誰的天地等。在后續方鴻漸的成長過程中,其漸漸明白了想要走進別人的天地,就避免不了矛盾。
在《圍城》這部小說中主要包含著三個重要隱喻,一是海上行駛的船,象征著社會中一切的綱領;二是大鋪屋后的破門框子,象征著一種承上啟下的關系;三是方鴻漸的睡,其與海相互對應,這種睡象征著與世人的繁雜進行隔斷,其始終能夠處于一片寧靜的天地。這不僅僅是代表著方鴻漸的整個人生,也預示著每一個都有著自己不同的人生,也有對明天的期許和追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就比較殘酷,經常存在事與愿違的現象,而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小說人物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圍城》中有大量的悲劇相互交織,主要就是希望能夠給世人警醒的作用,逐步強化世人對生活的理解。
(二)社會與諷刺藝術
《圍城》書中所包含的具體內容都比較豐富,如社會、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都會涉及,能夠展現出錢鐘書先生在實際創作過程中不拘一格的態度。實際上《圍城》并不是典型的政治性諷刺小說的代表,但是讀者卻能夠從小說中領悟到當時社會背景的陰暗與腐敗;即便錢鐘書先生在創作期間,并沒有進行過于深層次的剖析,而是做到了點到為止,但是也對現實社會進行嚴厲的抨擊,此種將社會與諷刺藝術進行融合的手法,獲得了讀者的贊揚。
例如:小說中方鴻漸用四十美金買了一張假文憑,錢鐘書用“中共自由外交和訂商約以來唯一的勝利”來對其進行形容;在方鴻漸見到孫柔嘉姑母時,用“自卑的心理就像戰時物價又高漲一次”來形容,其都是對方鴻漸現實生活的精準寫照。不僅如此,錢鐘書先生在對教育進行諷刺期間更是深刻,如不學無術的高校校長高松年,即便是滿口的道德理論與文化內容,將自己稱之為老科學家;甚至還有政治沒落的舊官僚汪處厚在教育界的混跡,更是能夠表現出當時社會環境的虛偽,其不僅僅充滿了欺騙,也會當時社會教育界的縮影,通過此種描寫方式對現實社會進行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三、結束語
錢鐘書先生為了能夠使諷刺藝術充分發揮作用,將多種表達手法、思想感情的表達與諷刺藝術進行融合,使《圍城》這一文學作品的更具有教育意義。不僅增強了人們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更能夠讓人們深刻感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圍城》這部作品,展現出了錢鐘書先生豐厚的文化底蘊,也展現出文學作品對諷刺藝術應用的成熟性,其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得不說錢鐘書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和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自身特色,猶如一把刀對人們的內心進行深刻剖析,不僅為人們展現出諷刺和黑色優美的藝術特點,也通過運用機智且犀利的語言,引發讀者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陳雪宜.試論錢鐘書《圍城》的諷刺特色[J].戲劇之家,2019(05):230.
[2]劉認真.從《圍城》談錢鐘書文學的諷刺藝術[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24):184-186.
[3]程小強.譏弱嘲困待平章——論《圍城》的諷刺藝術及反思[J].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7(03):264-279.
[4]徐雅娟.無處不在的諷刺——錢鐘書《圍城》諷刺藝術特色芻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4):37-39.
[5]王強.《儒林外史》與《圍城》的諷刺藝術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60-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