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蘇珍
摘? 要:良好的課堂秩序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和發言。然而愛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再加上其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經常無意識地違反課堂秩序,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課堂秩序并加強維護,以此營造出優良的課堂氛圍,促進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秩序;構建策略
引言:
良好課堂秩序是促進課堂教學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更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數學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而小學生則習慣感受具體事物,數學課對其而言往往比較枯燥,不易激發興趣,致使課堂秩序受到影響。雖然在新課改下,教師權威角色得以改變,課堂上出現了師生平等互動和參與的局面,學習方式漸趨多元化,但卻仍然存在一些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破壞課堂秩序的情況。對此這就需要對課堂秩序的內涵進行深入解讀,并在此基礎上重新探究課堂秩序構建策略。
一、數學課堂秩序概述
現階段數學課堂秩序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一是課堂秩序并非是只為了讓教師教學計劃順利落實,更多的還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明確學生的學習需求[1]。
二是注重學生和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尊重和肯定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思想觀念。
三是教學方式方面,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探究和質疑,促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實現平等對話。
四是更加關注和維護學生的心理感受及尊嚴,注重對學生學習愿望的保護,強調學生之間的體驗、交流和感悟。
二、建立課堂秩序的基本策略
(一)重新確認教師角色
一方面,教師自身應該正確認識課堂管理,跟隨教學情況開展動態化管理。同時及時對教學目標和課堂管理現狀之間存在的偏差進行分析和把握,重視課堂氣氛和學生學習精神,完全掌握小學生的實際心理特征。
另一方面,教師自身應該正確認識自身的作用和地位。除了要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指導者,還要明確自己在學生關系處理以及課堂言行秩序維護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建立起開放自主的教學環境。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具有一定靈活性,能夠根據整體教學走勢調整教學計劃,實現教學動態生成。通過趣味性教學牢牢吸引住學生,同時與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的合作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二)提升教學組織能力
數學教學應當是立足素質教育,注重實效技能,激發學生興趣。對此教師還應當樹立素質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充分展現素質教育的實際要求,通過素質教育思想促進教學。對于一節課來說,最關鍵的就是要抓住開頭、中間和結尾三個關鍵點。比如可以通過預備鈴到上課鈴的幾分鐘時間,讓學生準備好學習工具,并對上節課內容進行回憶。開始上課時教師不要先急著講課,而是要先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通過精心設計的導語導出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熱情。在課堂中間有些學生難免會出現疲倦和注意力渙散等問題,這時候教師還需要改變教學方法,通過講故事等手段把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注意力再次集中到課堂上。課堂結束前幾分鐘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隨堂檢測,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
(三)優化學習方式指導
一是充分掌握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征。良好的學習方式能夠進一步促使教學新秩序建立起來,包含了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指導學生掌握的相關教學方式;另一方面則是指導學生全面認識學習方法的具體適用范圍。對此就需要讓學生充分把握學習方式,以此形成強大的學習能力。
二是注重指導的漸次性。直接從自身教學入手,在明確基本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基礎上,既注重教又考慮學,促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并把學法和教法完全統一起來。
(四)明確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規范應該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起來,同時符合班級實際,循序漸進推進。
一是重點加強課堂紀律的監督執行,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管理中,充分發揮出集體的力量,相互監督和提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是通過獎勵手段對學生正當行為加強鼓勵,對不良行為進行懲罰。在獎勵方面可以通過鼓勵性語言強調紀律,比如贊美法、榜樣評價法、夸張評價法等,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贊賞之中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在處罰時則要注重輕重緩解。小學生一般違反紀律基本都是缺乏自制力,所以教師還應當多通過表情、眼神、語言和動作暗示等促使其糾正不良行為,以此保持正常的課堂秩序。
(五)培養數學學習習慣
一方面加大對全神貫注學習習慣的培養,具體依照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游戲、猜謎、設置疑問等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刺激大腦興奮中樞,調動眼、口、耳,促使學生積極處理學習信息。
另一方面養成勤用眼、口、耳的學習習慣。小學生抽象概念能力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而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手口并用的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題等方式約束學生率性而為的行為,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比如在教授“周長”這節內容時就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課本的周長是什么,然后再讓大家拿出尺子量一量教材,探索周長的得來。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有目的且專心地把思維反映在動作中,養成積極參與課堂的良好習慣。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為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建立起良好秩序,就需要教師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認識,強化自身的組織教學的能力,維護好課堂秩序。同時加大學習方式指導,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最終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卓燕. 對話視域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秩序的重構[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54-155.
[2] 涂曉蓉. 淺談如何維持好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秩序[J]. 成功:中下,2017:00237-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