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要:“茶藝”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隨著市場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素質要求不斷提高,茶藝課程的內容也隨之更新。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順利轉化為實踐技能,可以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茶藝課程的教學環節。在實踐中實施項目教學法,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學習、研究和探索解決問題的實施方案,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高職院校;茶藝課程;教學反思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高職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美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QGJ19B145 )
作者簡介:楊? 梅(1982-)女,重慶云陽人,碩士,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數理統計、職業教育。
1引言
我國是產業的故鄉,茶葉資源非常豐富,在四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開始種植茶葉并遠銷東南亞各個國家。在種茶飲茶和銷售茶葉的過程中,我國在民間逐漸形成了非常獨特的茶文化。隨著社會進步和文明的不斷發展,中國茶文化已經普遍被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而且被廣泛傳播。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茶藝師方面的培訓,作為我國培養具有高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結合社會需求以及專業特點,也相繼開設了一系列的茶藝課程,每年均為社會輸送大量的茶藝人才。“茶藝”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隨著市場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素質要求不斷提高,茶藝課程的內容也隨之更新。這就要求在高職院校的茶藝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茶藝知識和茶葉表演,同時也要重視茶藝文化的傳播和熏陶。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順利轉化為實踐技能,可以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茶藝課程的教學環節。在教學設計中,需要以實踐項目為載體,以茶藝操作過程為主線,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系統性,將課程標準、教學過程和職業崗位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效融合,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具有審美意識的職業技能型人才。
2項目教學法的概念和實施過程
項目教學法是在18世紀歐洲工讀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美國教育家 William Heard Kilpatrick 在1918 年所發表的《項目教學法在教育過程中有目的的活動的應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項目教學法這個概念。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是以實際崗位需求為依據,結合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和崗位職責確定工作任務,模擬實際工作情境和管理崗位,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具體工作任務的過程。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借助于一個具體的項目,將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在共同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項目組成員之間不斷溝通、學習、攻克難關、總結經驗,在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實踐訓練,在項目完成時,由師生一起共同評價各個團隊通過項目的實施所取得的成果,通過具體項目的完成而達到預期效果。
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首先,在教學環節中必須有明確任務;其次,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需要理論和實踐技能相結合,而且項目任務必須和專業工作有密切聯系;第三,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制訂工作計劃,能夠自行組織和安排自己的行為;第四,項目結束后需要有具體的成果展示和成果評價,在實踐環節,學生能夠自主處理項目中所出現的難點和問題;第五,對于項目任務的設計需要設置一定的難度,能夠使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收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項目教學過程一般分為五個步驟:第一,師生共同確定項目任務的目標和方向;第二,團隊成員共同制定項目的實施計劃;第三,項目計劃的組織實施;第四,項目實施過程和結果的檢查評估;第五,項目研究成果的歸檔或應用。
3 ?項目計劃的制定
在“茶藝”課程中具體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首要環節就是確定項目目標、制定項目計劃。目標是指實施項目教學法所期待達到的預期效果,計劃的制定主要是指實施教學過程的具體步驟和安排,包括人員分組、時間分配和實施方案。
人員分組。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初,需要教師根據授課班級的參與人數、學生結構和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等情況進行人員分組,一般是以6-8人一組比較常見,也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適當調節,在實踐中實施組長負責制,由每個行動小組的組長負責統籌安排每組成員的工作分工,做到每項工作有人做,每位組員有事做,在工作中也可以自由結合。經過任務的分配和匯總,通過共同合作來完成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與團隊合作意識。
分配時間。在項目計劃制定好之后,需要教師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每個模塊的進展進行時間上的安排,同時在實施步驟的銜接上也要做好時間規劃,通過合理利用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分階段目標,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引導學生產生時間的緊迫感,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安排具體實施方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對整個項目加以引導,給學生指出項目的總體目標的實施方案。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設計項目中每個模塊和每個過程的實施細則和分階段計劃,再經過教師和學生的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終才能確定項目實施方案。在該環節,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工作原則,教師需要加以宏觀指導,由于學生的自控性不強,工作任務不能完全交給學生放任自流,必須教師親自參與,時刻關注學生的項目進展情況,根據實施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給出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4項目計劃的實施
在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整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很關鍵,需要充當一個向導或顧問的角色。各個任務工作小組根據制定的目標進行資料的收集、信息的加工,幻燈片的制作和知識的講解等內容。在學生執行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和困難,教師應給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而且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和問題,教師在指導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不同的指導方法和指導深度。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來促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時間來發現問題、豐富知識和提高技能。比如在學習茶樹和茶葉種植知識的模塊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組到附近茶場參觀和實地了解茶樹的特征、分類、生長環境和茶葉的采摘加工流程。之后,帶領學生走訪茶葉市場,在市場銷售環節來深入了解成品茶葉的種類、外觀特點及銷售技巧。通過學習走訪和實地調研,各小組之間可以通過座談會的形式交流心得體會,從而加強對茶葉和茶樹的認識和了解,熟悉茶葉的采摘、加工過程,為后期的茶葉營銷方面的學習和實踐做好鋪墊。
在茶藝的展示表演環節的實踐課中,更能夠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態度。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組織準備相關解說詞,通過茶具的擺放、茶葉存取以及音樂和服飾的選擇與搭配,進行合理分工與巧妙銜接,通過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來完成茶藝的沖泡。在展示環節,可以邀請其他小組成員來扮演客人,營造現場環境,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項目結束前,由教師進行現場點評和專業指導,為下次活動的開展積累經驗。
5檢查評估
每次項目計劃的完成,都凝結著廣大學生的智慧與付出。因此,對于項目的完成必須有各小組成員的完成情況的考核預評價。針對課程項目過程的考核評價標準可以改善過去對學生參加考試的最終一次性結果性評介,在評價細則中需要增添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相關技能的應用等能力,同時體現出對學生組織溝通和協調能力、成員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考核的方式也應該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與時俱進的評價與考核,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的求知欲望,全面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加有效地鍛煉和開發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而且在評價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關系,將階段性考核和和效果性評價緊密結合,通過教師評價和學生之間互評和自評,使廣大學生體會到自身的成長和存在的不足,塑造學生完美性格,在學生的思想和能力上產生質的飛躍。
項目教學法是將相關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具體實踐進行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對目前社會熱點和廣大學生關心的問題,結合教學內容來布置工作任務,使得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整個過程能夠貼合生活實際,同時,使得教學設計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項目教學法能夠跨越學科領域,突破時空界限,通過演示來表達事物的多樣化聯系,在“茶藝”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從整體的事業上對問題展開分析,為了圓滿完成任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結合、主動參與團隊合作,從設立目標、編制計劃、選擇實施方案和對結果進行監督考核評價等一系列環節來完成任務。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能夠全面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工作習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
參考文獻
[1]牟杰.對貴州職業院校茶專業人才培養的探討[J].貴州茶葉,2019,47(03):37-38..
[2]白利云.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茶藝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31):175..
[3]馬聃.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茶藝課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3):14-18..
[4]姜春紅.項目教學法在茶藝課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29(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