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慧
摘? 要:高職院校的軟件開發課程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目標不清、教學過程與培養目標脫節、課堂參與度不高、線上線下銜接困難等方面的問題。高職院??梢越柚暾n堂和SPOC分層教學模式革新軟件開發課程。具體從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構建完善的教學資源系統、以“問題導向”設計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雨課堂? SPOC模式? 分層教學? 軟件開發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c)-0025-03
Abstract: Software development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problems with a single teaching model, unclear teaching objectives, low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and difficulties in connecting online and offlin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use the rain classroom and SPOC layered teaching model to innovate software development courses. Specifically, reform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establishing clear teaching goals, constructing a perfect teaching resource system, desig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on a "problem-oriented" basi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optimiz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gradually increa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thusiasm,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optimizes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Rain classroom; SPOC model; Layered teach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1? 高職院校軟件開發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模式單一,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傳統的軟件開發課程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雖然授課教師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采用了理論課和實踐課交替進行的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形式。學生在理論課上被動地接受相關的知識,在實踐課程中機械的進行上機實踐,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授課時依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進行講解,以語法作為講解的主線,授課內容包含很多相關的概念和規則,學生往往更加重視背誦這些理論知識,對于上機實踐的過程不夠重視,久而久之程序編寫能力很難提升,很難達成預期的學習成果。部分學生對于軟件開發比較感興趣,之前已經進行相關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基礎;另外,些學生屬于零基礎,對這方面的內容了解很少,起步較慢。傳統課堂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放在同一課堂中進行統一的教學,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滿足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1.2 課堂教學目標不清,教學過程與培養目標脫節
高職院校的軟件開發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生軟件開發能力的重擔,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還要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當前高職院校的軟件開發課程教學目標不清晰,課程內容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學生的理論知識較為充足,但是實踐能力不強。部分學生在完成軟件開發的課程后,不具備基礎的軟件開發能力,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程序設計都不能獨立完成。軟件開發課程的教學過程與培養目標嚴重脫節,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與預期目標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軟件開發人才。
1.3 課堂參與度不高,線上線下難以有效銜接
部分高職院校采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學生由于個性較為內向、受挫能力差、習慣性緊張等因素,課堂參與度仍然較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次數較少、互動不及時,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這樣會導致教師不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方案的動態調整難以實現。雖然在線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制約,但也存在學生不按時預習、抄作業、“刷課”等不良現象,在線平臺的統計數據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線下學習環節缺乏相應的數據采集工具,教師只能通過課上認真觀察、課堂提問、小測驗等方式來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線上和線下的學生學習行為數據難以有效銜接,有時甚至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教師很難掌握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個性化的輔導和教學也就難以開展。
2? 軟件開發類課程中“雨課堂+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2.1 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建立完善的“雨課堂+SPOC”教學資源系統
高職院校應樹立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提升學生軟件開發的能力。通過軟件開發課程,幫助學生掌握收集用戶需求的技巧和設計軟件的技巧。其次,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軟件開發流程,有效提升了軟件開發的質量和速度。通過學習軟件開發課程,提升各個層級學生開發軟件的速度和質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提升學生維護和繼續開發軟件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實現軟件開發類課程的教學目標,需要建立完善的“雨課堂+SPOC”教學資源系統。以《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要求、重點和難點,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依托雨課堂教學工具和MOOC平臺,構建以《C語言程序設計》知識樹為主結構的微課資源庫。在“類SPOC”教學模式下,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的知識結構,利用知識導圖構建微課知識樹,并為微課編制二維碼,學生利用微信掃描二維碼進行視頻學習,有利于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2.2 以“問題導向”設計教學活動,利用“雨課堂”提高學習興趣和課程參與積極性
綜合運用雨課堂和SPOC模式改革軟件開發課程的教學活動,設計了課堂教學模式?!坝暾n堂+SPOC”課堂教學模式將整個課堂劃分為3個階段:課前、課中及課后,每個部分學習任務都不相同,教師將“問題導向”作為課堂的主線貫穿始終。首先,課前預習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學生通過SPOC平臺進行自學,教師提前一天將包含MOOC視頻、相關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并同時提供任務清單,幫助學生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教師可以及時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課程計劃的調整。其次,課中研學階段。學生通過預習已經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課堂上的面授主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重點、難點來開展。雨課堂教學工具依托PowerPonint和微信,具有易學易用易上手的特點。學生遇到問題可以直接通過“雨課堂”向教師進行匿名反饋,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的任務進度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彈幕互動,及時為學生進行解答。這種課堂形式能夠很顯著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積極性。最后,課后反思階段。教師通過SPOC平臺發布課后綜合實踐項目,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進行課后實踐,總結自己的優勢和薄弱點,及時反饋給教師。課堂中的反饋和課后反饋都可以作為教學改進的依據,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關注點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2.3 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SPOC模式實現分層教學
“雨課堂+SPOC”的教學模式,綜合運用翻轉課堂、SPOC等教學理念,利用雨課堂平臺,整合原有的課程教學網站,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類SPOC”分層教學模式?!坝暾n堂+SPOC”的教學模式不要求課堂中的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保持一致,而是為學生提供模塊化的知識,不同層級的學生可以在同一個課堂學習不同的內容。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轉變為“答疑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實現分層教學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4 優化考核評價機制,利用“雨課堂+SPOC”混合模式形成多角度持續性的學習評價體系
首先,課前評價可以依靠SPOC平臺。SPOC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學生每次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包括視頻觀看次數、視頻觀看時長、課前測試分數等相關數據,幫助教師量化學生的預習行為。其次,課上評價可以依靠雨課堂。學生在課上通過雨課堂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次數、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和平均分,都會直接傳送到教師的手機端,幫助教師量化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最后,課后評價可以借助互聯網中的題庫。題庫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大量的試題,還可以實現代碼作業的自動批改。課程的期末考核可以采用大作業的形式,教師提前布置可供選擇的題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代碼編寫,編寫完成后進行答辯,答辯結果由教師、學生代表和合作企業教師的評價共同決定。課程的平時成績由課前、課中和課后的量化考核結果組成,課程結束后的考核以大作業的形式來進行,每個學生的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和大作業的成績兩個部分構成。
通過近4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基于“雨課堂+SPOC”教學模式,學生的成績、反應和國賽、省賽獲獎的增加佐證了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對其他兄弟院校相似課程具有一定的參考或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蘭聰花,何輝.“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0(4):29-32.
[2] 施苑英,郭娟,吉利萍.雨課堂在SPOC教學中的輔助應用與效果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20):67-69.
[3] 閆麗.基于MOOC資源共享下的SPOC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5):51-52.
[4] 龐靜.基于SPOC與雨課堂的深度學習模式與實踐[J].微型電腦應用,2020,36(2):50-53.
[5] 郭文欣.以軟件需求為導向的軟件測試實踐教學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34):226,228.
[6] 楊俊葉.OBE教育理念下的軟件課程教學模式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