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召兵
摘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要求,深入挖掘高中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樹立以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意識,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于教學活動過程的始終,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不僅要重視如何教,更要重視學生如何學,引導學生學會學數學,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增強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數學教學指導過程中應積極結合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做好數學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提升個人數學能力,在數學問題解題過程中逐步培養其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26-01
1 依托信息技術,增強學習興趣
在“互聯網+”的時代,新媒體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數學教學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的結合,積極轉化教學思想,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轉化為直觀內容,降低高中生學習難度。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的融合也是培養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必經之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如利用電腦展示函數圖像的變化規律;幾何圖形運動過程;運用計算機探索算法,進行計算大規模計算;繪制統計圖表,用計算機進行隨機模擬演示結果等等,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當中。
以《集合》為例,集合這一章節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也是數學學習的第一課。因此教師在課前可以提前發放微視頻的內容,鼓勵學生在家學習數學方面的知識,提前了解集合方面的內容,體現信息技術在學生預習方面的優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子集、真子集的內容,如A包含于B或B包含A(ABBA)的解釋說明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將包含關系進行展示,加強學生對集合子集、真子集、空集等內容的理解,了解集合間的包含關系,加深學生對集合內容的理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當前數學發展的重點方向,教師應積極將微課、電子白板等技術應用到數學教學當中,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2 強化知識整合,提升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基礎數學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加強數學的整合,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數學計算指導工作,讓學生可以熟練應付高中數學中各類計算問題,提升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以《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為例,這一章節內容學生計算出錯的概率比較大,而且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類計算失誤的情況,特別是在解含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時容易出現較大的錯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嚴格按照解題步驟進行,不能盲目追求快速解題,更不能用慣性思維去解題,真正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準確率。如解含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時,教師應引導按照計算的邏輯進行,①需要對二次項的系數大于0還是小于0進行討論;②求根時需要對判別式進行討論;③求根有參數需要對兩根大小進行討論。在計算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馬虎或大意對相關的討論沒有進行或只對一個方面進行了討論,由此造成了計算失誤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因此必須要嚴格規范計算的邏輯性,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按照規范的計算思維去執行,提升學生計算能力。計算是高中生容易丟分的項目,因此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必須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計算失誤的情況,提升計算質量。
3 滲透科學方法,培養建模思想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建模思想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滲透數學的教學方法,包括數形結合、總結歸納等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數學的思想去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和解題速度。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方法,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章節內容做好數學方法的合理滲透,幫助學生盡快用合適的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以《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為例,在函數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的思想應用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培養學生的建模思想,幫助學生學會用三角函數的圖形與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在三角函數的應用過程中值域、對稱性、單調性、最小正周期等內容一直是考核的重點,如值域涉及的解題思路一般是利用sin(x)或cos(x)的有界性或利用換元法的思維將sin(x)或cos(x)看成一個整體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學生都是從理論方面進行整合,解題的思路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積極用建模的思想去解題,通過數學建模將解題方法融入其中,特別是三角函數的圖形內容融入其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快速完成對數學學習內容的學習,提升學生數學的學習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建模思想。總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用數學方法解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應積極做好數學方法的滲透,切實做好數學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數學解題的方法,學會用建模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4 總結
高中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結合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和內容,積極做好教學思路的轉變,注重培養學生數學邏輯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當中,同時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在互相交流過程中互補長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林中獎.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以數學建模為例[J].中學數學,2020(9):11-12.
[2]楊新鵬,董蓉艷.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情境創設:以“拋物線的定義”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0(12):25-27.
[3]李華,胡典順.基于數學核心素養評價框架的試卷測評研究:以2019年高考全國卷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20,29(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