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學成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持續進步,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也在逐步改變?,F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內容,讓高中生對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起源、發展歷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如何在教學中將數學文化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讓高中生在課上就能對數學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是高中數學教師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為高中生貫徹數學文化的作用,再論述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以期為高中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數學文化? ?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45-01
引言:數學的歷史悠久,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能夠激發高中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和研究興趣,有助于提高高中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感悟,為他們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從而提高高中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而在高考中加入對數學文化內容的考核,也是以目標為導向,要求高中生能夠在課堂中學習到數學文化的相關知識,對數學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一、學習數學文化的重要意義
1.學習數學文化能夠激發高中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數學在高中階段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雖然數學有其獨特的魅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將數學文化加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能夠將數學學科中的人文內容和科學內容有機結合,提高高中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也能夠提高高中生們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讓數學學科在他們眼中不再是冰冷的符號和圖形,而是通過多少世紀大量的人不懈努力而研究出來的有溫度、有情懷的科學。
2.學習數學文化能夠提高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滲入了數學文化的數學教學,能夠讓高中生認識到數學學科的本質,更加了解真實世界的規律,從而有益于他們增強邏輯思維、直觀想象等技能,從而提高數學的核心素養。
二、數學課堂教學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1.通過數學史滲透數學文化
教師可以利用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史的方式來滲透數學文化,數學史是數學學科人文精神的體現,在課堂中通過數學史融入數學文化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在教學時對數學知識的發展歷程進行講解,讓高中生們了解到數學學科不斷成長進步的過程,讓高中生們了解數學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認識到數學學科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感受貫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同時,數學史的講述也是課程導入的手段之一,教師可以用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發展引出當天的課程主題,提高興趣的同時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高中數學中涉及到圓的知識一定離不開圓周率π,然而現在簡化為3.14的π是通過幾千年的不斷發展最終得出的。教師可以從2000年前的《周髀算經》開始講述圓的故事,到古希臘的阿基米德認為邊數增加的正多邊形無限趨向于圓,到我國漢代數學家劉徽將π精確到3.1416,以及南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德國數學家盧道夫、德國數學家伯根、英國數學家梅欽等人進一步對π進行精確,再到現代經過數學家的努力和計算機的幫助下,最終計算出π的小數點后上億位。經過這些講述可以讓高中生認識到一個小小的數字背后所包含的歷史和故事,讓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得到更多的認識。
2.通過數學家的故事融入數學文化
數學中有很多的定理和公式是由發現和發明這些內容數學家的名字所命名的,這些數學家為數學學科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在講到相關的教學內容時,滲透這些數學家的故事,歷史上的數學家們為數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們的精神和毅力值得被后人們所知,在課堂上簡單講述這些故事并不會占用很長的課堂時間,卻可以將數學文化不斷地融入到課堂中,也可以引發高中生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例如,當教學內容涉及到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教師就可以向高中生們講述,平面直角坐標系又稱為笛卡爾坐標系,是法國數學家笛卡爾最先創立的。由此教師可以引出笛卡爾坐標系的故事,即笛卡爾一直思考一個問題,代數的方程是非常抽象的,而幾何圖形又很直觀,如何能夠將幾何圖形和代數方程兩者聯系在一起呢?在思考的過程中他獲得了啟發,從而創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而由于他突出的貢獻,又被命名為笛卡爾坐標系。除此之外,高中數學中常見的自然常數,也就是歐拉數e,以及韋達定理等相關內容,都值得教師花上幾分鐘講講其背后的故事。
3.通過作業和題目滲透數學文化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數學教學更加側重開放性和實踐性,而數學文化的滲透又是體現數學課程實踐性非常好的內容。例如,函數概念與性質這一章節中,課后的閱讀部分和寫作部分都可以作為高中生的課后作業,既作為數學科目的實踐拓展,又能夠讓高中生們了解數學文化。
在歷年的高考題目中,都有涉及數學文化的相關題目,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真題,為高中生們從題目的角度理解數學文化,同時掌握知識。
結束語:數學文化存在于數學學科的各個方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將其融入到課程內容中,給高中生以文化的熏陶,讓他們對數學學科有全方位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林少清.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與方法[J].當代家庭教育,2020(18):108.
[2]劉鴻智.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文理導航(中旬),20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