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蕓蕓
摘 要:美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能夠提升中小學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藝術熏陶,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農村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受到限制。本文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進行探討,著重分析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相應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傳統文化 美術教育 問題 對策
美術是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通過中小學美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受到學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不容樂觀,加強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問題的分析,探討相應的解決辦法,必然能夠促進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美術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教育并非單純傳授學生美術知識和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在獨特的視角下,掌握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進而獲得審美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曲曲直直》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學生體會曲線的柔和、流動和輕快以及直線的簡潔、明快、有力,讓學生在掌握不同線條形式特點的同時,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這些事物的特點,體驗直線和曲線帶給自己的感覺,從而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促進學生智力的提高
中小學是認識事物、探索事物規律的重要階段,美術教育能夠讓學生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增進學生發現事物特點的能力,以此來幫助學生從美學角度認識世界,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智力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多彩的夢》的教學中,教師側重于引導學生對自己想象中的情境用美術的方式進行表述,使學生能夠放飛自己的想象,利用線條、色彩等方式對想象中的事物加以描繪,通過感受夢境中事物與現實中事物的差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從而顯著提升想象力,促進智力的提高。
(三)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中國畫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古人對藝術的想象和追求在美術畫作上有著豐富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將美術作品和人文精神進行融合,促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發展,并實現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二、農村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
1.重視程度不足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逐漸成為中小學教育的核心。但是,許多農村地區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許多農村中小學校將成績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唯一考核標準,而忽視了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對美術教育重視程度的嚴重不足,在美術教育基礎設施方面投入有限,導致許多農村中小學中的靜物、畫板等美術教學設施配備不齊全。此外,學校的各類活動基本都圍繞著文化課展開,美術和手工制作方面的活動也嚴重不足。
2.師資力量有限
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接受過正規美術專業教育的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不足40%,兼職情況占比為60.5%。許多學校的美術教師由其他學科教師或校領導兼任,美術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使得新的教學理念和思想在農村美術教育中很難得到貫徹。
3.課程安排不足
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資源嚴重匱乏,兼職情況比較嚴重。有些農村中小學的課程表上雖然設置了美術課,但在實際教學中,常常被自習課或其他課所取代,這種情況往往會給學生造成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讓學生認為美術課程無足輕重。這對于美術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教師方面
1.目標不明確
在美術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缺乏目標性。而且,許多教師對美術教學的理解比較片面,只重視知識和技巧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不足。教師在示范過程中,向學生講解繪畫中色彩、線條等元素的應用,學生以教師的示范作為模板,雖然在美術知識和技能方面有所收獲,但是想象力卻未得到有效發揮。
2.目標把握不準確
許多農村中小學教師在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時,以畫得“像”還是“不像”作為標準來進行評定。這種評價方法常常與教學目標相脫離,會將學生引入對美術理解的誤區中。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觀察人物特征,需要指導學生線描繪畫技巧,必要時進行演示,讓學生的繪畫緊密圍繞人物特征展開,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才能讓作品中的人物更加傳神。
三、農村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策略
1.轉變農村美術教育觀念
要想促進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理念。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并非單純傳授美術知識,而是要通過美術教育來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培養中小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拓展思維,提高想象力,讓美術教育成為溝通其他學科的橋梁和情感培養的載體。
2.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要促進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需要加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美術教學人才。美術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還需要準確把握中小學美術的教學目標。正如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所說,不求學生作有用之畫,但求涵養學生愛美之心。
3.豐富美術教育的方式
要促進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教師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豐富美術教育的方式,對美術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并結合學生成長特點和學習能力做好教學設計,以便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作用,促進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4.融入傳統文化進行教學
美術教學和傳統文化教育的結合點應該說是非常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題,同樣也是美育的重要主題。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傳統美術作品,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從學習態度、學習精神等方面著手,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品格修養、積極心態等方面進行鍛煉,使得學生在個人素質方面得到提高。美術教學活動中,除了知識的傳授,學習方法和思想、技能的操作和實踐也都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應該從點滴之事抓起,進行重點培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引用詩句對畫作內容進行闡釋
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一些詩句對畫作內容進行闡述,促使學生的藝術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發展,使學生從多角度感知畫作的藝術魅力。同時,學生藝術感知能力的提升,也給美術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詩歌進行有效總結。在藝術表達中,繪畫作品是對客觀世界的直觀表達。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國悠久的歷史也孕育出燦爛的美術藝術,其中的山水畫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在世界藝術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對中國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歷史背景對畫作內容進行充分分析,促使學生的藝術修養得到有效提升。
總之,美術教育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能涵養學生的心智,讓學生受到藝術美和自然美的雙重熏陶,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農村中小學需要加強對美術教育的研究,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作用,進而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而促進美術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稖\談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美術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2] 張肖麗《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走勢》,《亞太教育》2015年第33期。
[3] 陳永勝《美術在未來農村中小學教育中的發展》,《文學教育(中)》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