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 ?要: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是理解與轉換應用的過程。在小學階段,學生展開對語文知識的系統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更多相關文化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對學生而言,提高文化素養以及文學積累的最佳方法便是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并在閱讀中體會文章內容的真正內涵。而增加學生閱讀積累,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也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新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成為影響學生語文學習效果以及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活躍思維;互動引導;豐富積累
結合當下教學理念要求,語文教學課堂成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加強學生文學素養的又一重要教學載體。不同于其他閱讀活動,語文教學課堂在聯系教學內容的同時完成了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其中,閱讀理解能力作為語文綜合能力中的一種,是教師在教學階段應重點關注的一種學習能力。本篇文章重點探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策略,并結合筆者自身教育實踐提出以下觀點,希望能夠為各位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或幫助。
一、活躍學生閱讀思維
普通學生在閱讀相同內容時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這是閱讀思維多樣性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語文思維的活躍,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展開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避免學生的閱讀思維固定化。這樣,學生在閱讀文章內容時能夠有更加豐富的收獲,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
例如,在《將相和》這篇課文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樣與學生的閱讀思維的活躍有關。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并在教學過程中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在本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通過若干個小故事的學習了解本篇文章的主要含義。對此,教師可將教學課堂按照故事章節分為若干個部分,并在每一個課堂部分開始之前,以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比如,在“完璧歸趙”這一故事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在課堂中小學生這樣提出:“驚心動魄的環節終于要來了。面對強大的秦國,藺相如該怎樣保護自己國家的寶物呢?如果藺相如成功保護了和氏璧,你認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活躍,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之中,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二、教學互動實現引導
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的加深,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中作出正確的引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提出問題或作出提示,引導學生從更加深入的層面對文章內容展開閱讀與理解。這是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時也體現了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與幫助作用。
例如,在《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教師可在互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以此加深學生對常用古文字詞含義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教師可首先向學生講解文章的第一段內容,并提問學生相關段落內容,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閱讀的認識。之后,教師便可對學生展開進一步的引導,并在互動過程中體會作者所要傳遞的內容。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這樣引導學生:“在剛剛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重新認識了草船借箭這一故事。課文內容中有許多人物對話,現在請你和你的同桌一同閱讀這些對話,并一起討論對話中所涉及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學生總結人物特點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比如,教師可這樣向學生提出:“在剛剛諸葛亮所說的那句話中,你感受到了諸葛亮怎樣的人物特點呢?除了機敏過人之外,你認為他是否還有其他的特點嗎?”在互動引導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加深入且正確的文章閱讀思路,從而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加深了對于文章的思考,提高了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課外閱讀豐富積累
課外閱讀的豐富積累有助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揮語文聯想能力,進一步貼合于作者所要抒發的思想情感。閱讀共鳴能力與學生的閱讀量有很大的關系。當學生能夠完成足夠多的有效閱讀時,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往往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示兒》這篇古詩的教學課堂中,為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古詩中的思想感情,教師可在課堂中列舉出更多相關的課外閱讀素材,并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在講解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一句時,教師可首先向學生解釋這句古詩句的含義,并引導學生將自己代入詩人的情感中體會詩句內涵。接著,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其他古詩詞,如“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等。這些詩句的引用,尤其是本課古詩詩人的詩作的引用,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課文內容所傳遞的情感,同時也使學生的閱讀積累得到進一步的豐富。當學生再次閱讀到相關題材的文章或古文時,學生便能夠聯想到本課內容,并將其進行聯系與比較,從而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總而言之,閱讀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學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是當下教學中不容忽視的教學課題。教師在教學中應選擇恰當的閱讀素材以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通過教學活動的舉辦,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
[2]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