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彩的課堂源自教師精心的導入。精心的導入,能夠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知識與能力的鋪墊,能夠為學生學習新知儲備探究與合作的動力。精心的導入,不僅要注重知識銜接,還要注重興趣激發,不僅要注重導入形式,還要注重導入效果。文章將在深入淺出地分析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一些典型的導入案例,圍繞“生活情景導入、物理文化導入、演示實驗導入、互動游戲導入和視頻素材導入”等幾個方面,詳細論述初中物理課堂的一些導入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策略
在課堂伊始,學生的思緒尚在“神游”,倘若教師“開門見山”地引領學生學習新知,那么,難免有些學生會“掉隊”。課堂導入,就好比是一種“集結號”,能夠讓所有學生的思緒集中到異彩紛呈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喚醒所有學生,讓所有學生做好學習新知的充分準備。課堂導入,就宛如是一種“觸發器”,能夠觸發所有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濃厚興趣,能夠讓所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積極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課堂導入,就仿佛是一種“奠基石”,能夠為學生探究新知做好知識儲備、能力儲備以及心理準備等。
盡管課堂導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師對于課堂導入的重視程度不夠,致使課堂導入的作用大打折扣。下面筆者將在深入淺出地分析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現狀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一些初中物理課堂的導入策略。
一、 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現狀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當前初中物理課堂的導入現狀,筆者不僅對部分初中物理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還對部分初中物理課堂進行了隨堂觀察。通過調查與觀察,筆者發現,當前初中物理課堂導入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重知識銜接,輕興趣激發
課堂導入不僅是學生探究新知的“奠基石”,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觸發器”。然而,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只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輕視,甚至無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比如說,在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六章,力與運動,第一節,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這部分內容時,某教師采用復習提問的方式導入了新課:“1. 力的作用效果表現有哪些?2. 什么是摩擦力?”很顯然,這樣的課堂導入,教師只注重知識銜接,而輕視興趣激發。
歸因于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所以無論是在課堂自主探究學習環節,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環節,他們都表現得消極被動。再則,因為學習興趣的缺乏,所以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始終淺嘗輒止、囫圇吞棗,學習效果自然也不夠理想。
(二)重導入形式,輕導入效果
不可否認,新穎的、獨特的課堂導入形式,的確能夠讓學生“眼前一亮”,但是,倘若教師只注重導入形式,而輕視導入效果,那么,這樣的課堂導入也就無異于“花拳繡腿”。在當前的初中物理課堂導入過程中,一些“花拳繡腿”式的,只注重導入形式,不注重導入效果的課堂導入案例屢見不鮮。
如,部分教師利用集聲音、形狀、文本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但,卻因為“喧賓奪主”而使得導入效果不夠理想等。如果導入效果不好,那么,這樣的導入環節就顯得有些“多余”,既耗費“精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又影響高效課堂的建構。
二、 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策略
既然“重知識銜接、輕興趣激發”和“重導入形式、輕導入效果”是當前初中物理課堂導入所面對的現實困境,那么,教師就可以想方設法擺脫這些現實困境,進而提升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的實效性。
(一)生活情景導入
物理知識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真實反映,現實生活是對物理知識的一種多彩演繹。物理知識大多數都是抽象的,但,現實生活卻是具象的、豐富多彩的。為了更好地發揮課堂導入的各種作用,教師可以基于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各種聯系,創設一種形象逼真的生活情景。
以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部分內容為例,某教師借助于這樣幾種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導入了新課,具體如下:同學們,金秋時節,落葉紛飛,金黃色的樹葉猶如一塊金色的地毯鋪滿了大地,一陣秋風吹過,地上的落葉就如同一只只蝴蝶一樣翩翩起舞,這是為什么呢?在給我們的居室通風時,當我們打開居室前后兩面的窗戶時,為什么掛在居室頂部的風鈴會隨風搖曳呢?一架又一架滿載著乘客,或貨物的飛機,為什么能夠飛向蒼穹、掠過云端?
很顯然,這些生活情景不僅與“液體壓強和流速”這部分知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還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而強烈的好奇心,正就是學生興趣的源泉,探究的動力。
(二)物理文化導入
物理文化,是物理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牛頓力學到量子理論,從“現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到“世紀偉人”愛因斯坦,無不彰顯著燦若星辰的物理文化。通過讓學生了解這些物理學史、物理文化,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物理知識視野,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濃厚興趣。
因此,為了著力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導入效果,教師聚焦課堂教學目標,深入挖掘一些相關的物理文化,并利用這些熠熠生輝的物理文化導入新課。
比如說,在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光的世界”這部分內容時,某教師圍繞這部分內容,深入挖掘教材,聯想到了《墨經》中的“小孔成像”。而這,正就是一種物理文化。以“小孔成像”為抓手,某教師有趣且有效地導入了新課,具體如下:墨翟,又稱墨子,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同時,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做了“小孔成像”實驗的人。同學們,“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嗎?學完今天這一課,你們就會明白“小孔成像”的原理了。
以墨子“小孔成像”實驗為切入點,該教師導入了“光的世界”這部分內容。此舉,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因為墨子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小孔成像”實驗的人,還激發了學生探究“光的世界”的濃厚興趣,因為“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光學原理。
(三)演示實驗導入
實驗是學生了解物理現象的一扇窗口,是學生研習物理知識的一條蹊徑,是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一種扶手。相比于抽象的物理知識而言,物理實驗不僅形象,還頗具趣味性,所以,物理實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濃厚興趣。正因為如此,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于一些演示實驗導入新課。
比如說,在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空氣的‘力量”這部分內容時,某教師通過這樣一個演示實驗導入了新課。首先,教師拿出“硬紙片、平口玻璃杯”等實驗器材,并讓學生猜想實驗結果,即如果將一張硬紙片平放在一個平口玻璃杯上,用手按住,之后,將平口玻璃杯倒置,會發生什么?有學生說,紙片會掉下來,也有學生會說,紙片不會掉下來。緊接著,該教師又讓學生猜想,如果在平口玻璃杯中裝滿水,并蓋上硬紙片,然后,用手按住硬紙片,將玻璃杯倒置,又會發生什么?學生的猜想同樣只有兩種,掉下來,或掉不下來。最后,教師向學生做了演示實驗。
當實驗結果“真相大白”之后,有的學生因為自己的猜測結果準確而“歡呼雀躍”,有的學生因為自己的猜測結果有誤而“唏噓不已”,但,無論猜測結果準確的學生,還是猜測結果有誤的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樣實驗的原理,據此,教師就可以順其自然、卓有成效地導入新課內容。
(四)互動游戲導入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游戲不僅是放松心情、愉悅身心的一種基本方式,也是探究知識、掌握規律的一種有效途徑。因為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處于一種興奮狀態,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們探究知識與掌握規律的實效性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有鑒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精心設計一些妙趣橫生的互動游戲。以這些妙趣橫生的互動游戲為抓手,教師就可以卓有成效地導入新課。
舉例來說,在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杠桿的平衡條件”這部分內容時,某教師圍繞“省力杠桿”這一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一個互動游戲——“吃大餐”。該教師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大盤子。之后,又在這個大盤子中放入了“魚”“土豆”“雞蛋”“彩色丸子”“面條”等食物道具。緊接著,該教師又拿出了兩種不同的“杠桿”,其實,就是兩雙長短不一樣的筷子。最后,教師抽幾名學生上臺分別拿起長短不同的筷子“吃大餐”。在利用長短不同的筷子“吃大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游戲的樂趣,還能夠感受到“杠桿”的作用,即筷子的長短不同,“吃大餐”時所用的力度也會不盡相同。
大量實踐表明,借助于妙趣橫生的互動游戲,教師不僅可以觸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濃厚興趣,還可以為學生準確理解新知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視頻素材導入
相比于靜態的課本插圖,動態的視頻不僅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相關物理原理,還能夠大幅度、深層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視頻剪輯導入新課。
比如說,在教學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光的折射”這部分內容時,某教師從秒懂百科中搜索了一段“海市蜃樓”的視頻。通過觀看這段視頻,學生就會明白在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出現高樓大廈、城郭樹林等幻境,而這,正就是所謂的“海市蜃樓”。在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追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海市蜃樓”是一種什么現象嗎?
由此可見,教師巧妙地利用一些視頻素材,不僅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識具象化,還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相關物理知識的濃厚興趣。
總而言之,導入是初中物理課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導入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銜接,也要注重興趣的激發,既要注重創新導入的形式,也要注重提升導入的效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就是課堂的開始,當初中物理教師精心設計導入環節,精心開展導入過程,那么,初中物理課堂也就會因為教師的精心導入而變得精彩無限。
參考文獻:
[1]黃其添.初中物理課堂引入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觀察,2018(6):96-97.
[2]仇桂新.良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對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策略的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11):214.
[3]孫宜好.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導入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4):83-85.
[4]陳學美.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入的策略[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5(1):72-73.
作者簡介:
賴金華,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帽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