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俠
摘 要:“翻轉課堂”是變革傳統課堂一個有效途徑。實踐操作是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小學教育改革的必然。實踐操作不僅能拓展學生智力活動的源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能幫助小學生深入理解抽象概念,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動學習;實踐操作
信息技術引來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大變革,基于智慧(翻轉)課堂下的小學生數學教學迫在眉睫。而小學生在這樣的新形式下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根據筆者近年來的親手實踐,提供第一手資料,對智慧(翻轉)課堂中會出現的種種問題作一細致剖析,旨在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基于此,筆者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發現一些規律,希望能為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智慧(翻轉)課堂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教條式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形式比較新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小學數學知識,渴求從數學知識中發現規律,發展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實踐操作能促進智慧(翻轉)課堂學生主動學習
在智慧(翻轉)課堂中,實踐操作活動是一日必備功課。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學生發現了許多平常沒有接觸到的規律,了解了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精彩內容,從而有興趣去主動調查生活中的事情,這樣無形中就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形成他們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知識體系。
數學知識的抽象與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恰恰不是正相關,因此小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時候往往感到很吃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沒有很好的學習方法,只能死記硬背,而這種學習方法的致命弱點在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漸趨平穩,死記硬背的東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模糊,因此困擾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在智慧(翻轉)課堂下,學生可以靈活選擇學習方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短板,彌補自己知識獲取途徑的缺陷,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可持續的指導,使學生受益匪淺。
二、實踐操作能促進學生在智慧(翻轉)課堂中學到知識
小學生有一個年齡特點就是記得快也忘得快,這時就需要不斷地重復學習。通過短時間的周期復習加深并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清楚數學知識的獲得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數學思維精華,只有學生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搞清楚數學與現實的關系。
智慧(翻轉)課堂在調動學生全面思維上獨樹一幟,它把學生的左右大腦指揮得很到位,充分體現出左右大腦的分工合作,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得十分到位。眾所周知,數學思維活動主要受左腦支配,而使用直觀的教學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點,再加上小學生實際動手操作,使多種感官一起發揮作用,從而促進左右腦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掘小學生的智力潛能。
三、實踐操作有助于智慧(翻轉)課堂發展學生思維
小學生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對于新鮮的事物容易引起興趣,傳統教學長期的固化式教學模式讓學生久而生厭,這時引進智慧(翻轉)課堂就會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帶著新鮮感和新奇感,再加上強烈的好奇心,這樣不學習都成了難題,學生主動要求開展智慧(翻轉)課堂,積極參與實踐操作,學習成效顯著。在教學中開展實踐操作活動,有助于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并且在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和數學的力量,激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去體驗、去發現、去體會、去應用、去創造數學。實踐操作不是單純的身體動作,更是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系的。智慧(翻轉)課堂的量身打造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獲取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了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不僅發展了各自的思維,而且讓數學知識服務于學生的生活,達到了課堂與學生、教師、家長的有效結合,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為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鋪平了道路。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入應用,作為教學“第一現場”的傳統課堂也面臨著考驗,傳統課堂必須改革以迎接挑戰。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靈活運用。這是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小學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智慧(翻轉)課堂老師需要將抽象的數學教學與具體“實踐操作”相結合,實現從“傳統課堂”向“翻轉課堂”轉變,努力克服學生長期以來依賴老師“教”的學習習慣,積極為學生提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機會,把實踐操作活動延伸到生活中去,激發學生去思考,真正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王紫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動手操作有效性的方法[J].學周刊,2019(15).
[2]張宗渠.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實踐操作的重要性[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6).
[3]李洲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嘗試[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