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惠斌 張炳川


摘要:本文以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青少年足球普及機制創新行動研究,課題批準號FLB170648)為契機,以創新教學為教研內容,在課堂開始熱身部分采用學生自主練習靈敏素質。設計3種專項靈敏素質的訓練方法,運用對照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進行了實驗研究和比較分析,以驗證這些練習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討其對初中校園足球創新教學的影響,研究表明:靈敏素質練習法對提高泉州市初中生對校園足球創新教學質量與體育中考足球繞桿項目的成績有積極效果。
關鍵詞:泉州市初中;校園足球;創新教學;靈敏素質練習
一、泉州市初中校園足球創新教學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進行數據采集,查閱了近些年公開發表的本研究的有關文獻,查閱國內外有關靈敏素質練習法與校園足球創新教學的相關資料,以及相關的新政策、法規和文件,閱讀有關體育理論、教育學等方面的書籍。
(二)實驗法
把泉州市6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為實驗學校,實驗組(臺商區洛江中學,洛江區雙陽中學,泉州第五中學);對照組(惠安高級中學,永春華僑中學,洛江奕聰中學)在每周一節的足球教學過程中進行3種靈敏素質的實驗,每所學校隨機抽取九年級學生40名,男女各20名,其中3所學校采用正常的教學方法,另外3所學校采用創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在準備活動的階段進行五米三向折返跑、橫向移動、后撤步接快速跑練習。
(三)數理統計
將實驗過程的數據運用Microsoft Excel、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得出相關統計數據收集歸總、分析比較,通過科學的統計進行統計與分析。
二、泉州市初中校園足球創新教學進行靈敏素質練習實驗結果
(一)五米三向折返跑實驗前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影響結果
從表1、表2分析得出:練習作用是對發展學生的靈敏素質,練習次數是每節課練習3-5次,間隔1~2分鐘,對5五米三向折返跑分析得出對照組實驗前與實驗后的T檢驗P=475>0.05,說明實驗前后差異不顯著,得出實驗組前與實驗后的T檢驗P=0.00<0.01,說明實驗組前后差異非常顯著。
(二)橫向移動實驗前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影響結果
從表3、表4得出:練習負荷是每節課練習1-2次,間隔1~2分鐘。對橫向移動跑的分析得出對照組實驗前與實驗后的T檢驗P=0.64>0.05,說明實驗前后差異不顯著,得出實驗組前與實驗后的T檢驗P=0.00<0.01,說明實驗組前后差異非常顯著。
(三)后撤步接快速跑實驗前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影響結果
從表5、表6得出:練習作用是對發展學生的靈敏素質,練習負責是每節課練習1-2次,間隔1~2分鐘。對后撤步接快速跑的數據分析得出對照組實驗前與實驗后的T檢驗P=0.092>0.05,說明實驗前后差異不顯著,得出實驗組前與實驗后的T檢驗P=0.00<0.01,說明實驗組前后差異非常顯著。
三、泉州市初中校園足球創新教學進行靈敏素質練習實驗結果進行討論
1.身體素質對于人體的活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提高人體的素質就可以鍛煉人體的運動能力。
2.所有關于靈敏素質的概述主要都包含了: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判讀、反應和處置,能隨機應變能力;不同動作之間的轉換能力,迅速,協調地調整身體活動的能力以及人們對空間感的認知。靈敏素質作為一種足球教學中最為常見的練習方法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值得廣大教師借鑒。
3.五米三向折返跑練習對提高學生的靈敏素質有顯著的效果,橫向移動練習對提高學生的靈敏素質有顯著的效果,后撤步接快速跑練習對提高學生的靈敏素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這三種靈敏素質對于足球教學可以被采用。
四、泉州市初中校園足球創新教學進行靈敏素質練習實驗結果結論與建議
1.靈敏素質練習對提高學生足球繞桿練習有顯著的效果,可以通過靈敏素質練習作為備戰體育中考足球項目的練習方法。
2.創新賽制能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和參與度,實驗組的學生參與足球靈敏性練習時興趣盎然,創新賽制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面向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的足球興趣,尊重第一個學生發展的需要。
3.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校抽取后就不再改變,學生的名單也要固定。
4.實驗組要保證實驗時間與練習的次數。
5.創新教學的場地器材要事先安排好,并相對固定,上課時實驗組的學生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練習場地。
6.足球繞桿測試安排在實驗結束時由足球科任老師進行測試,并第一時間上報測試數據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王曉輝,李偉超.校園足球五人制賽制創新實踐研究——以東川路小學為例[J].青少年足球,2018(12):62–63.
[2] 黃旭.靈敏素質練習在足球訓練中的實質意義[J].百科知識,2019(3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