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堂
【摘要】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對教學學習成果的全面檢驗?;凇敖處熞龑?學生自主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理念,將其應用于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管理,從而構建起包括教學體系、支持服務體系、質量評價體系在內的畢業設計(論文)全面教學管理體系。以期在提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同時,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實現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應用型高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管理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知識創新的主要途徑,而應用型高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力軍。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在2018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席會議暨第十八次工作研討會上發表《新時代新使命新道路——瞄準服務域建好建強地方應用型大學》的報告指出:“沒有新建本科院校質量,就沒有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沒有新建本科院校強大,就沒有中國高等教育強國。”作為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衡量應用型高校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
各高校都越來越重視畢業設計(論文)這一實踐環節,在指導教師指導水平、信息化建設、管理支持和技術配備上投入大量的教學資源,但大部分的應用型高校學生生源水平有限,學生在大四學年往往對實習就業比做畢業設計(論文)更“上心”,他們很難在有限的學習時段集中精力研究選題;指導教師也因指導意見得不到落實而被迫降低要求,這使得豐富的教學資源無法發揮預期效果,學生畢業論文質量也難以提高。因此,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源頭性舉措?;旌鲜浇虒W因其“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特別適用于畢業論文撰寫這樣的注重主動性、創造性的研究型學習。
一、應用型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現狀
1.學生研究能力弱,就業壓力大,重視程度不足
應用型高校的大部分生源質量、學習能力、研究能力較差,學生缺乏鉆研科學問題的興趣和動力,學生思想不活躍,無法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批判意識和創新思維更有局限。學生的時間大部分被實習考證、考研、就業等擠滿。根據大部分高校培養方案的要求,畢業設計(論文)一般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完成時間是8~10周。然而,2014年《勞動報》的一份調查顯示:47%的本科生耗時不足10天就完成了畢業論文,根據安徽皖西學院教務部門的統計數據,98%以上的畢業生會在畢業設計期間離校參加就業招聘會、考研復試等活動,留給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和精力較少,敷衍了事現象普遍。
2.“教師主導式”論文指導制度難以激發學生研究興趣
“教師主導式”論文指導制度圍繞教師指導展開,包括指導教師遴選、指導內容、指導方式等。教師指導的主要階段,包括選題、開題、指導記錄和提交論文,基本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按照指導教師制定的步調來進行輔導答疑。這種方式雖然能推動學生緊跟論文撰寫進度,但學生在撰寫過程中,無法按自身的研究內容和進度調整進程,缺乏主控性。對于嘗試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踐難度選題的學生,在指導教師推動下逐步缺失獨立思考能力,難以獲得獨立研究的樂趣,從而逐步喪失研究興趣,最終導致論文變成了表面文字的堆砌,質量難以保障。
3.信息化背景下線上教學服務支持不足
畢業設計(論文)雖以教師主導式方式進行,但仍然是以學生自主獨立學習作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需要豐富的教學服務支撐。信息化環境下畢業設計(論文)平臺的線上服務體系一般包括學生選題、提交開題報告和論文、記錄周記、論文查重及成績查詢等。這種線上支持服務重視程序性服務卻忽視了學習支持的可得性。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生滿意度調查顯示,與程序性服務相比,學生更看重能隨時隨地從線上獲得有關論文撰寫的內容型的支持服務。如果能提供與學生選題相關的知識點學習資源供學生自主學習,這些內容型支持服務更能幫助學生開展自主性研究,并能與學生形成情感聯系。
4.結果式反饋的評價對質量改進作用有限
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完成后由評閱教師、指導教師和答辯委員會分別給出成績,按照比例折算出綜合成績。其中評閱成績采取部分論文進行抽檢盲審。在此基礎上,各專業形成總結評價報告,對論文的選題、內容、格式等進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發現集中和突出的問題,為下一年度的工作提供指導。以論文質量評價報告作為結果提供的反饋信息雖然能發現問題,但對于問題的成因分析不足。例如,學生引用論據對觀點的論證力度不夠,是因為學生獲取論據的能力不夠,還是因為論據閱讀理解力的欠缺,或是因為對論證方法掌握程度有限,這從結果式的質量報告無從知曉,也就不能有效的指導質量的改進。
二、混合式教學在畢業設計(論文)中的適用性
上個世紀90年代,西方學者完善和改進數字化學習的相關理念,進一步提出混合式學習的概念,助力數字化學習的縱深發展。2016年2月,美國新媒體聯盟(NMC)推出高等教育版《地平線報告》。報告指出,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的設計與應用將是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混合式教學將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線上學習優勢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學創造性,教師發揮引導、啟發和過程監控及評價的作用,并將所有的教學要素進行優化選擇與組合,實現教學目標。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管理是由指導、支持服務和評價共同組成的綜合管理過程,該過程可綜合運用多元維度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相結合,在線過程評價與線下成果評價相結合。
三、基于混合式的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
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分為前期導學、選題與動員階段、論文指導教學、論文答辯教學四個階段。
1.前期導學階段
在前期導學之前,針對畢業設計(論文)設計調查問卷,既包括對學生現階段論文撰寫能力水平的調查,又包括學生對于論文撰寫的期望及學習需求?;诖?,在前期導學階段開設《論文撰寫》課程,授課方式采用混合式教學方式,即線上平臺課與線下指導教師講授相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相混合,縱向是指講授內容按照論文撰寫進程設計,包括資料搜集—選題—初稿寫作—論文修改—定稿—論文答辯。橫向是基于能力培養的模塊化組織,如將信息檢索、閱讀能力培養作為先修模塊,將研究課題的選擇、初稿寫作及修改作為基本模塊,將研究方法學習作為核心模塊,將學術規范、PPT 答辯演示作為輔助模塊,將課堂作業、模擬答辯作為實踐模塊。學生既可以采用縱向學習路徑,也可采用橫向模塊的學習路徑,實現多維度個性化學習。將適合共同教學的模塊,如輔助模塊、基礎模塊采用網絡授課的方式,學生可以遠程學習。核心模塊及實踐模塊要求校內做畢設的學生參加面授,在校外實習學生以網絡小組的方式參與課堂直播學習,與指導教師及同學進行互動討論。
2.選題與動員階段
在前期導學完成后,進入論文指導教學階段前,通過線上的信息化平臺系統,開展“雙選”,將學生選題意愿與導師研究專長的匹配,從而最終確定指導教師與選題。由各專業負責人及素質教師組織“啟動畢業設計(論文)動員會”,安排學生與指導教師進行線上線下見面,指導教師對學生下達任務書,提出基本要求,幫助學生進入狀態。素質教師為學生做心理建設,幫助學生提高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視程度,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其中。線上動員會以視頻互動交流方式進行,最大可能還原線下面對面交流的現場。
3.論文指導教學階段
論文指導教學階段用線上指導與線下指導相混合的方式。線上指導的過程由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為學生在論文撰寫的各個階段提供指導意見,指導教師按周記錄指導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保留生動而完整的檔案。師生通過平臺上的郵件、微信、QQ、視頻、語音等方式實現實時輔導及答疑。教師利用混合式課程資源平臺通過授權的形式進行開放或部分開放,對學生選題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調用,補充學生專業知識部分的欠缺。線下指導根據指導教師和學生的時間自主安排,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個性化輔導。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系統實時跟蹤進程,對延后學生及時提醒,并能協助師生互動,提高師生線上交互質量。
4.論文答辯教學階段
論文答辯教學階段采用線上統一指導與個性化指導相混合方式。統一指導可利用《論文答辯》線上課程,對答辯程序、答辯準備方法、答辯禮儀等通用性內容進行線上授課。參加答辯的學生可申請模擬答辯,并附《答辯準備報告》,答辯準備報告主要展示自己對答辯的準備情況以及專家在答辯中會提的問題。各專業可根據模擬答辯申請的情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學生,安排線上模擬答辯,模擬答辯以同步直播的形式向學生開放。模擬答辯能幫助大部分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答辯的過程、更好地準備正式的論文答辯。另外,充分發揮產教融合的優勢,將企業專家引入答辯專家隊伍,采取企業專家遠程在線答辯的方式,對進行應用型和實踐型選題研究的學生有更好的指導意義和更加客觀的評價。
四、基于混合式的畢業設計(論文)評價
畢業設計(論文)評價是教學管理的關鍵環節也是檢驗質量的有效手段,混合式的畢業設計(論文)評價同樣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分為前期、中期和總質量檢查三個階段?;旌鲜降脑u價方式需要結合評價效率與評價準確度。評價效率是指以較高的效率對大量的論文做出客觀的評價,保證規范性和基本質量,線上評價能較好達成評價效率。評價準確度是指能較好地對論文內容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促使論文內在質量的提升。
為保證畢業設計(論文)的規范性及基本質量,評價由教務部和質量管理保障部牽頭組織開展。前期和中期評價主要采取線上評價,根據管理系統上的選題結果進行前期選題的評價;在中期階段根據管理系統上指導檔案給出畢業設計(論文)過程完成度評價;通過在線抽檢盲審的方式,對學生論文的主要內容等給予評價;通過平臺與萬方數據庫對接進行學生論文內容重復率檢查。全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結束后的質量總檢查主要采取線下評價的方式,結合各專業撰寫的本專業論文質量評價報告,對各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存檔材料實地翻閱抽查,從而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總體質量和各專業工作情況進行綜合性全面的檢查和評價。
五、結論
混合式教學方式基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理念,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混合,對于更好地改進應用型高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管理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诨旌鲜降漠厴I設計(論文)教學管理突出了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中的教學過程,豐富了支持服務的內容,促使評價過程更客觀高效。更好地發揮學生作為主導研究者的研究熱情,更積極主動地投入畢業論文寫作,從源頭上推動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龔兵麗.應用型本科高校畢業論文(設計)分類管理模式[J].三明學院學報,2018,(10):29 .
[2]王又容,方華.本科畢業論文現狀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243.
[3]郭娜.商機背后折射論文太多“速成品”[N].勞動報,2014-04-17.
[4]秦遜.應用型本科高校畢業設計的創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7.
[5]徐慧娟,李艷君.混合式教學在畢業論文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8,(1):41.
[6]張健,鄭曉鳳.基于MOOC 的高?;旌鲜浇虒W模式設計與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2018,(16):97.
[7]金慧,劉迪,高玲慧,宋蕾.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