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真
摘 要:立足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以趣味教學法這一理念作為切入點,依次探討了趣味課堂游戲、趣味操作活動、趣味家庭作業這三種不同形式的趣味教學活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旨在增強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能以一種更輕松、有效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趣味教學法;課堂游戲;操作活動
趣味教學法是指將有趣的活動融入教學活動之中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恰當運用能很好地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他們在此氛圍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我在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便積極引進了趣味教學法,并立足于此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趣味活動,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得以顯著優化與提升。
一、趣味課堂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恰當運用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低年齡段的孩子們普遍都喜歡參與到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之中,而且能做到在此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就會嘗試將一些趣味性的游戲形式引入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之中,以有趣的游戲為載體帶領學生邊玩邊學,讓學生在玩耍中輕松且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6~10的加減法”這節內容之后,我便帶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進行了一次“我是計算小行家”的趣味課堂游戲,具體游戲規則為我在黑板上為學生寫出一組6~10的加減法題目,學生要快速進行計算,答對一題得一分,若是同時出現多名得分相同的學生,則繼續進行加試賽,最后得分最高的學生便是本次數學課的“計算小能手”。在這個趣味性強、競爭性強的課堂游戲之中,每一名小學生內心正當競爭的熱情與積極性都被充分激發與調動起來,這就促使他們結合所學的“6~10的加減法”認真思考數學題目并快速做出反應與回答。數學課堂氛圍異常活躍且融洽,學生關于“6~10加減法”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也更為深刻,課堂教學效果良好。趣味課堂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的突出價值得以充分凸顯。
二、趣味操作活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恰當運用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也極強,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便可以在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中恰當引入一些需要學生動手進行操作與實踐的趣味活動,在為學生創設一種趣味學習氛圍的同時,讓他們動手、動腦,獲得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更深刻認知與理解。這對于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及質量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自身的數學教學實踐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節知識時,我便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嘗試利用剪刀以及紙張裁剪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不同的圖形。在裁剪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動手,還要認真思考如何才能讓裁剪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更規范,這不僅讓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變得更具真實性與趣味性,同時,其裁剪的活動及經歷也讓他們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不同的圖形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與體驗。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濃厚不說,實際的數學學習效果也格外好,這便是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趣味活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的意義。
三、趣味家庭作業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恰當運用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于自身的實際社會生活。因此,數學教學格外強調促進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的鍛煉與培養。在眾多的方法中,通過布置趣味家庭作業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同時鍛煉其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便是極為有效的一種。
例如,在學習“找規律”這一節數學知識之后,我便為學生布置了一項趣味化的家庭作業,即學生要利用家庭中常見的事物結合所學的數學知識嘗試布置有規律的事物圖形,規律不限制,運用的事物也不限制,只要能呈現出特定的規律即可。這一靈活性強、趣味性強的家庭作業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大家躍躍欲試。有的學生利用蘋果和橘子排列出“蘋果—橘子—蘋果—橘子—蘋果—橘子”這一規律的事物圖片,有的學生利用書和玩具排列出了“書—玩具—書—玩具—玩具—書—玩具—玩具—玩具”這一規律的事物圖片,如此,學生在趣味性的家庭作業中既復習了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同時又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有趣性,可謂一舉兩得。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格外感興趣,為此,我們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實際情況,同時將多種形式的趣味活動引入并運用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之中,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更具趣味性,其數學學習效果與質量也能由此得以顯著優化與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元婷.論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質量提升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11):44.
[2]遲艷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的快樂生成[J].讀與寫,2018,15(3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