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艷杰
摘 要: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與進步,情境教學法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當前的初中教學中,使得學生在多樣化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知識,大大提升了知識的接受效果。初中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生物課程的學習對他們認知自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不斷探索研究生物課程情境化,使得實際課堂教學中可導入情境教學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還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更為積極、主動。教師可使用生物課程的教材內容來展開豐富的教學活動,把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與興趣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具備動手實踐和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切實提升中學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生物;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情境教學法受到初中越來越多學科教師的關注與研究。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特定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愉悅地接受和學習相關的課本知識。其中,初中生物教學更為關鍵的是提升學生的信息意識與能力,要求中學生物教師使用現代教學方式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強化初中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學生在情境教學法的引導下,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本文中對生物課程實際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組織與實現進行了具體闡述,對具體措施進行講述,以期能為其他教師同仁提供一些參考。
一、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中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對于中學生物而言,其發(fā)展一定要使用更為靈活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的使用能很好地滿足這個要求,這是對中學生物課程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的一部分。在生物課程的實際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方式能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點傳承和發(fā)揚下去,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更能讓學生對生物知識充滿向往和求知的欲望,切實推動我國生物教學的發(fā)展,滿足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需求。
2.創(chuàng)新生物教學模式
為了能夠提升中學生物教學成效,最為關鍵的就是創(chuàng)新課堂實際教學。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往往使用“灌輸式”教育模式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激發(fā)。以中學生物課程的實際教學作為出發(fā)點,情境教學法也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一部分,具體來講,就是對生物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3.鍛煉學生探究能力
情境教學法滲透到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與探索心理的激發(f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使用的具體策略就是:提升生物課程實際教學的教學質量、效果,讓中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充滿自信與熱情。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擁有更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中學生物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方式,更適應新課標下初中生物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二、以生物素養(yǎng)為核心的情境教學應用
1.信息技術化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方式還可使用互聯(lián)網中的教學資源,在網絡中,文字與圖片資源是最豐富的。可有效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欲望,學習其中生物知識內容更為簡單、輕松,教師也能收獲更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可在互聯(lián)網中搜集一些關于生物學家的生平事跡,讓學生在這樣的知識情境中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學習到的知識內容。更能使學生感知到生物教材中豐富的知識內容,使用網絡中的知識內容,充實中學生物知識內容,把原本抽象的生物知識變成更為具體、形象的內容,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更有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深化記憶。
例如,在教學《保護生物多樣性》一課中,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現實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大熊貓”為例,來達到激趣導入與提高學生有效學習注意的目的。這樣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家為什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等資源,來保護并幫助大熊貓的延續(xù)與繁殖,從而在這樣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問題下,讓學生逐步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于人類本身的重要意義。最后,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直觀呈現,為學生播放有關生物即將瀕臨滅絕甚至已經滅絕的視頻,以及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的各種措施。在這樣的立體化教學情境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明白人類活動與生物多樣性的關系,從而達到塑造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的目的。
2.生物結構化情境
學生在學習生物時,一定要具備良好、細致的觀察能力,這需要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輔助,讓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從抽象逐漸轉變成為具體與形象,能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更為容易。中學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把生物具體的生理結構展示給學生,鍛煉學生細致、認真的觀察能力。同時還可以使用一些圖像、視頻等內容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學生能對生物的生理構造投入專注的注意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要仔細觀察,遵照教師的指導順序進行細致的觀察,讓自身的觀察、總結能力獲得真正的提升。在這個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相關知識內容。比如,在學習《生物的生殖與發(fā)育》這部分內容時,播放七星瓢蟲生活習性短片,讓學生更加了解它的生活習慣;三維立體模型解剖七星瓢蟲的形狀結構,直觀地看到它的外形。搜索一些各式各樣的七星瓢蟲圖片,拓展學生的思維……諸多生物雖然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但是出于安全問題的考慮,學生并不能親身接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的方式,直觀展示生物結構,通過動態(tài)視頻演示了解生物生活習慣,多渠道展示出生物學的奧妙。
3.自然實驗化情境
生物課程是基于實驗進行學習的,中學生物課程最關鍵的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通過做生物實驗,會對生物課程產生濃厚的熱情,讓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獲得有效提升。在學生首次接觸生物實驗的時候,會對進行實驗的器材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為學生講解并示范相關器材,防范因為操作失誤造成實驗失敗的狀況。在設置實際實驗情境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使用模仿、效仿的方式去做生物操作實驗。在學生對每個有關生物的實驗器材都了解和掌握以后,教師就能引導學生來操作具體的實驗步驟了,對學生在實驗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一定要進行及時有效的糾正。實驗完成后,教師可讓學生把實驗體會、看法等書寫出來,這樣一來,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操作的能力就會獲得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成果也會獲得深化吸收。
生物教學與實踐密不可分,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分析,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如,觀察七星瓢蟲的形態(tài)和身體結構,以小組為單位各自觀察七星瓢蟲的模型,再進行小組間的合作討論,最后得出七星瓢蟲形態(tài)和身體結構的結論。但是僅憑借肉眼是難以看到昆蟲微小的身體結構,我們必須親身去做實驗、去體會。將幾只七星瓢蟲罩在透明的容器中,在容器的另一端放入糖果,分配一組同學觀察七星瓢蟲接下來的動向,探究七星瓢蟲是否能夠靠觸角辨別氣味。另一邊,我們同樣的將幾只七星瓢蟲放在透明容器里,但不一樣的是,這次我們要剪去它的觸角,看看在沒了觸角后七星瓢蟲是否會向白砂糖移動。由此一來,我們便能知道七星瓢蟲是否依靠觸角進行呼吸。
4.生活實際化情境
初中生物把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實際教學關聯(lián)起來,目的在于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探究能力,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物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與現實生活的需要來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在學習《細菌》的時候,由于肉眼的限制,人們難以發(fā)現現實生活中的細菌,教師依據這樣的情況,制作對應的細菌模型,給學生進行觀看,教師可在現實生活中進行講解,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把細菌在現實生活中的生活情境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細菌的了解與認知更加深化,把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同生物教材的知識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生物生活情境中來,切實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平日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一些喜聞樂見的趣事來引入這節(jié)課的主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如,草履蟲的生活習性,它喜歡生活在水流不大的水溝或者池塘里,大多積聚在有機質豐富、光線充足的水面附近。在稻田灌水期間,尋找田中的舊稻茬,用廣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隨后放進幾根舊稻草,這樣的水中往往會有許多草履蟲。通過一些生動的語言描述和實驗教學案例,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生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
例如,在設計《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的教學目標時,首先要對基本學情做到掌握的前提下,來制定精細化、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如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運用。(2)說明食品腐敗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發(fā)酵現象,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思考能力。(2)通過多媒體演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3)通過探究“食品腐敗原因”,促使學生掌握并運用一定方法,能解決現實生活中食品腐敗問題。情感目標:(1)推動學生辯證地看待細菌和真菌,塑造學生辯證唯物觀點。(2)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現象與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教學重難點:(1)引導學生解釋演示實驗。(2)舉例說出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運用。(3)說明食品腐敗的原因以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在以上完整、嚴謹的教學目標下,教師可以更加科學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應變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從而在富有層次性與遞進式的教學目標下,為學之高效、教之有效的生物課堂奠基良好的教學基礎。
目前,情境教學法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學生對于情境教學法也是青睞有加。基于此,我們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在備課階段精心預設,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充滿趣味的、有效的教學情境。當然,即使沒有預設,只要抓住合適的機會,教師同樣可以動用自己的教學智慧,為學生創(chuàng)設高效的教學情境。相信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一定會大幅度提升,情境教學法也會在初中生物課堂中大放光芒!
參考文獻:
[1]曾錫俊.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運用探究[J].新校園(閱讀),2018(01).
[2]王海龍.情境教學在初中生物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2):107.
[3]馬照虎.芻議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J].新校園(中旬),2018(04).
[4]孫強.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J].未來英才,2016(1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