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祝
摘 要:一直以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都習慣于利用順向思維引導學生,而忽視了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這使得學生在思維發展的萌芽階段,得不到有效的思維訓練,進而影響了思維品質。針對此,從逆向思維訓練的重要性出發,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究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指導;逆向思維;培養策略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常說的“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對逆向思維的具體描述。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長期的正向思維指導,很容易讓學生陷入思維定式,從而影響其創新探索能力的發展。針對此,加強逆向思維的培養則能夠啟發學生從新的角度探究文章,并逐漸形成敢于質疑、敢于打破常規的思想認識,并為學生深化閱讀思考、提升創新素養奠定基礎。具體來講,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逆向思維的培養。
一、辨析因果聯系,啟發學生深入思考
合理的結構安排是文學表達的關鍵,許多文章在內容鋪排上都會體現出前后呼應、總領全文、結尾點題的特點,教師在閱讀指導中,應結合文本特點,引導學生反向思考,從結果追溯源頭,完成對文本的演繹和推理,以便更加清晰地理解主旨思想。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教師可以從最后一個自然段“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入手展開教學:作者為什么用美麗、富饒形容西沙群島?在這一題目下設計逆推式小任務:(1)作者對西沙群島的描述顯示了什么樣的情感?具體從哪幾方面可以說明?(2)哪些自然段分別呼應結尾中的“美麗”與“富饒”?通過這樣的小任務,學生能夠從“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結果追溯其中的原因,并根據結尾的點題,推論全文描述西沙群島的整個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啟示,學生能夠回溯上文,在第2自然段中感受西沙群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體現對美的描寫,在第3-7自然段中,珊瑚、海參、大蝦、魚類、鳥類等呈現出“物產豐富”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指導,能夠啟發學生從總結句開始逆向講析,反向思考,不斷破解作者文章設計結構,掌握文字表達思路,促進對文本內容的理性分析與把握,并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二、鼓勵學生想象,反向推理故事情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幫助學生完成正向思考后,還可以鼓勵學生換位思考,打破常規的思路與習慣,從新的角度進行假設,并想象故事發展方向,從而拓寬文本理解的角度,提高逆向思維能力。例如在名著導讀中,教師為學生推薦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節,啟發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林沖這一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體現的“官逼民反”的基本宗旨。在拓展討論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從反面進行假設,并逆向推理故事情節:假如林沖一再忍氣吞聲,沒有對陸虞侯等人實施報復,而是回避鋒芒,繼續流放生涯,那么接下來的故事會如何發展呢?學生通過之前的閱讀經驗,對林沖這一人物進行假設推理,結合當時官場的黑暗,說明高太尉等人一定會再一次設計陷害,而下一次林沖如果沒有風雪山神廟中的運氣,其結果必然是更大的悲劇。這樣的拓展思考促使學生在正向思考的基礎上,從反面進入故事,通過假設、想象、預設故事情節,從側面說明林沖反上梁山的必然性。此外,教師在閱讀中,還可以從因果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因果倒置的方式進行假說、想象,實現逆向思考,以打破閱讀的框架,從更加豐富、廣闊的角度體會文本的內涵,甚至是文本的弦外之音。
三、注重內容分析,啟發學生逆向思考
有些文章的語言生動,結構巧妙,作者會通過看似雜亂的線索,對主題進行呈現,以啟發讀者在自主閱讀中找到內容的精髓。對于這樣的文章,教師在閱讀指導中可以啟發學生從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出發,逆向思考如果去掉這些句子、段落會呈現出什么樣的效果,進而深化學生的閱讀思考。例如在《刷子李》一文的教學指導中,教師指導學生重點研讀直接描寫刷子李的語句,例如“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聲,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等,引導學生感知作者對刷子李的技藝高超的正面描寫;然后對徒弟曹小三出乎意料的段落進行分析,思考這一段落的用意,以及去掉后對刷子李形象塑造的影響,進而理解作者從側面描寫刷子李技藝高超的意圖,讓人物更加飽滿、生動,進而提升學生對人物描寫的體會,積累相應的閱讀與寫作經驗。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逆向思維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應立足學生主體,依托文本內容,啟發學生辨析文本的因果聯系,拓寬聯想與想象,加強概括與歸納,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宏凱.逆向思維培養:閱讀教學的應有之義[J].遼寧教育,2017(13):89-90.
[2]顏丹.淺論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26(9):136-13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