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學實際開展的過程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初中生正處于思想開始成熟發展的年齡段,因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充分意識到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則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后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這一點出發,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采取怎樣的措施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教學;創新意識
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也讓初中各個科目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得到了轉變,其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逐漸提高其重要性,因而需要針對性地做好措施,加強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但是目前相關教學過程在這方面依然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培養方式也相對較差,所以需要不斷強化創新意識的研究和實踐,確保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可以進一步提升。
一、對于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教育原則
1.興趣原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也是學生進行創新創造的原動力之一,要做好這一點,就需要教師能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巧妙地進行理論設計和語言應用,讓學生能夠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生產生了對科目內容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發主動地對有關內容進行思考。于是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課堂設疑,讓學生能夠進一步開展思考,進行創新。
2.質疑原則
在學生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科目內容產生一定興趣之后,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主動引導學生提出疑問。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產生的質疑,不管問題是否錯誤荒唐,都必須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鼓勵,確保學生能夠保持質疑精神,進而才能夠確保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
3.需求的刺激原則
學生的學習過程有著十分多樣性的需求,但是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希望自身能夠具有足夠的創新力,但是實際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而導致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足夠的主動性。這樣的過程會導致學生的動機不足,進而使學習過程有效性較差。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針對性地形成課堂話題,進而學生可以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去,滿足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措施
1.建立課題強化興趣
教學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興趣帶動過程有著十分直觀的作用和影響,其中對學生思維的帶動是難以替代的。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思維和課堂實際內容出發,進行有效的教學過程來激發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誠信做人”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安排學生對誠實守信等相關的話題進行討論或者辯論,讓學生明確誠實守信的先決條件,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做到誠實守信,進而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應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
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教學設備的應用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應用相關的現代化設備。通常來說,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大量的文字教學內容,圖形和表格內容相對都較為少見,但是可以將內容使用表格的方式進行排布,同時使用圖形對其進行抽象,進而獲取良好的表現方式,讓學生不至于出現審美疲勞和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反感。現代設備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在“多元文化地球村”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使用圖像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抽象,讓學生自主進行繪畫,進而明白自身對地球村的認識、文化之間的碰撞是如何進行的等問題。
3.綜合應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三步教學法就是根據實際內容,將教學過程分為三步進行,首先找到有關問題內容并提出,隨后針對得到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對于討論的情況進行分析。這樣的過程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了解相關教學內容,并進一步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內容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資料內容來進行自主學習,最終提高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討論之后,學生進行了活躍的思考過程,同時對自身的思路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開拓,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成長和發展。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多角度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例如,在“人生價值體現在哪”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事件,或者播放“感動中國人物”等視頻,讓學生能夠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思考,活躍學生思維。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加強這一過程中的創新教育應用可以有效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同時,確保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得到進一步發展。有關教育部門需要強化對于這些問題研究的重視,以確保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強化。
參考文獻:
[1]黃平.芻議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
[2]次仁央宗.芻議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