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商務專業成教融合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工作落實效果取決于校園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協作質量,但影響校企合作的問題較多,如企業與學校運作時間協調性差、實訓實習基地與學校的距離遠、基地企業對學生實訓實習熱情度低等。這些問題不僅阻礙了“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規模與進程,還會挫傷企業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得到校園與企業的重視,加強溝通,保證問題得到科學解決。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引言
校外實訓基地是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重要物質載體,直接影響著實踐教學的落實質量。同時,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內容繁雜、系統性強,學校與企業如果沒有加強溝通,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落實組織協調工作,就會致使實習基地無法發揮出預設的應用價值。
1.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問題
1.1企業與學校運作時間協調性差
企業與校園的經營性質差異較大,所以落實產教融合模式開展校企合作時,企業與學校運作時間可能會出現不協調的情況。電商企業的促銷期較為固定,通常在當年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在此期間,企業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崗位缺口。但學校安排的實訓月、實訓周往往沒有與企業較為精準地匹配上,因此二者在合作、對接上就會出現問題,其他時間企業不僅無法提供足夠的項目或崗位,甚至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管理。
1.2實訓基地與學校的距離遠
通常情況下,高校一般會被建設在城市的郊區地帶,目的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安靜的學習環境。但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經營資源與環境,會將公司地點設置在市區內。這時,如果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實習。來回不僅會占用較多時間,還需投入較多資金以保證學生可以批量地往返,大量的通勤時間不僅會壓縮學生的實訓時間,還會潛藏交通安全風險。
1.3基地企業對學生實訓實習熱情度低
部分高校的電子商務課程設置由于沒有及時依據時代發展進行更新,所以存在較為嚴重的滯后性,無法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在接受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時,需要付出較大的人才培養成本。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企業還必須給學生提供場地并將一些項目資源分配給學生,如果學生最終沒有為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那么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所以很多企業與學校的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
2.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路徑
2.1靈活調整實訓實習時間,適應企業需要
學校與企業的經營性質完全不同。所以,二者在合作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利益點與追求不同,致使合作無法高水平開展,甚至在合作過程中出現較多問題。最先打退堂鼓的便是企業,因為企業的經營目標是盈利,如果學校提供的學生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也就是學生不能在崗位實踐過程中創造出符合企業預期的效益目標。那么,學校的實訓課程目標就可能無法達成,學生不僅喪失了實踐檢驗理論的機會,對于側重實踐技能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來說,也是一種教學資源上的損失。所以學校必須在產教融合視角下,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訓實習時間進行調整,尤其要注重滿足企業的需求,保證學生參與的項目能夠為企業爭取更多經濟效益。例如,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訓周或月可以設置在電商企業的“雙11”購物節所在周或月中,這不僅可以保證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更為順利地完成企業與學校制定的目標,還可保證電商企業的人員數量與素質需求得到全面滿足。擁有扎實電商理論基礎的學生可以經過簡單培訓后就承擔一些基本工作。與此同時,電子商務購物節期間的商品成交量也較大,這能夠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可保證學生參與實現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知識與經驗,并了解專業工作流程,這也解決了企業在雙十一期間商品成交量激增導致的勞動力短期性不足問題。
2.2靈活調整實訓實習地點,減輕企業負擔
除去我國電商巨頭,很多電子商務企業經營規模并不大,因此很難滿足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訓場地規模需要。面對這個問題,學校與企業應該加強溝通,從產教結合的角度,對問題進行解決。首先,電子商務專業所有工作流程基本都可以在電腦上完成,所以只要擁有電腦和網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訓實習效果基本不會受場地影響。其次,專業實訓課程并非所有流程都需要在企業完成,有很多業務知識可以直接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學習并得到訓練。所以,校園可以直接聘請實習基地的企業員工來校對學生進行校內講課培訓,并從專業角度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所以,將實訓實習基地的企業優秀員工請進學校課堂,也是學生參與實訓的一種變形,這不僅可以解決實訓場地不足的問題,還不影響實訓效果。
2.3加強與校外實訓實習基地企業的溝通
想要保證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更高水平地完成校園設定的產教融合目標,學校就必須加強與實訓實習基地企業的溝通與交流,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保證每一個在校學習的學生都可獲得更多的校外實訓機會。與此同時,注重與校外實訓基地企業的溝通交流,還可保證企業的人才需求動態變化被學校及時掌握。而后,學校依據企業的實際需要來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進行革新與優化,保證培養出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以及企業發展過程中對人才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實際需要,能夠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自身的崗位角色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一些電商企業提出的特殊用工需求也可以得到滿足,學校可以在人才培養上配合多元化的方案與體系,既可以將企業的用工需求作為學生未來發展的職業方向。也可以讓學生的就業興趣點被盡早確認,盡早開始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與此同時,企業還必須加強電子商務專業的走訪與交流,并安排更多優秀職工在校園內開展講座,保證學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行業的發展變化以及人才需求。
3.結語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因此,無論是校方領導、教師、企業、專業帶教人才,都需要認真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積極履行職責。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保證企業與校園之間的合作能夠獲得令所有參與人員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姜文學.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7).
[2] 王銳,李醫群,楊守雙.我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現狀、熱點及趨勢分析[J].高教學刊.2020,(14).
[3] 劉陽.校企共建的電子商務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與研究[J].經貿實踐.2017,(14).
作者簡介:陳少妮,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為跨境電商、商業經濟管理。